[ cáo wèi ]1.朝代名。即三国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称曹魏,以别于拓跋魏。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
[ běi wèi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见〖南北朝〗。
[ chóu wèi kē ]《左传·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武子 疾,命 颗 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 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 辅氏 之役,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杜回 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后遂以“酬魏颗”为报恩的典实。宋 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诗:“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 魏颗。”
[ bǐng wèi ]丙吉、魏相 的并称。两人均为 汉宣帝 时丞相,以知大体、为政宽平名重当时。《汉书·丙吉魏相传赞》:“孝宣 中兴,丙 魏 有声。”宋 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诗:“今日谋献须 丙 魏,他年宾客但 邹枚。”清 高其倬《蓟州新城》诗:“且復命 丙 魏,不啻求 韩 彭。”
[ bǐng wèi ]汉 相 邴吉 和 魏相 的并称。
[ ā wèi ]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 dōng wèi ]北朝之一,公元534—550,元善见所建。见〖北魏〗。
[ jīng wèi ]战国 时 楚国 与 魏国 的并称。《战国策·秦策一》:“举 赵 则 韩 必亡,韩 亡则 荆 魏 不能独立。”南朝 宋 袁淑《效曹子建<白马篇>》诗:“荆 魏 多壮士,宛 洛 富少年。”
[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sān wèi ]1.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允孚并负时名,人称南乐三魏。2.清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
[ qín bù shōu wèi bù guǎn ]比喻受冷落无人过问。
[ wéi wèi jiù zhào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 wèi bēi ]北魏时代的碑铭造像题记等石刻文字。书法笔力遒劲,结构谨严,多具有汉隶笔意,以《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造像题记》等最为有名。
[ wèi bǐng ]汉 相 魏相 和 丙吉 的并称。
[ wèi bó sǎo mén ]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 wèi cán ]即原蚕。晚蚕,第二番蚕,以晚叶饲养。
[ wèi chē wěi zhào ]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 ﹞二十四年,与 魏王 会田於郊。魏王 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 曰:‘无有。’梁王 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 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 檀子 者,使守 南城,则 楚 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 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 种首 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后以“魏车委照”谓不用明珠照亮车乘。比喻珍惜人才。唐 黄滔《与卢员外启》:“伏惟员外 魏 车委照,轩匣扬光,儻怜其刻意探幽,焦心体物,虽则异於披沙之説,然略几於架屋之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