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汉字大全  ›  筝的详细解释
  • 繁体
  • zhēng拼音
  • 部首
  • 12笔画
  • TQVH五笔
  • 五行
基本释义

拨弦乐器。木制长形,战国时秦地已有。历代弦制不一,有十三弦、十六弦等。现经改革,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并有转调筝,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详细释义
筝 [zhēng]

〈名〉

  1. (形声。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同本义

    筝,鼓弦竹身乐也。——《说文》

    筝,五弦筑身乐也。——《御览》引《说文》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注:“小琴也。”

    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

    又如:筝人(弹筝的人);筝阮(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筝妓(弹筝的艺妓);筝柱(筝上的弦柱)

查组词含筝的组词

查成语含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