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zào chún gān ]燥: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 kǒu zhí xīn kuài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kǒu zhōng cí huáng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kǒu zhōng zǎo shī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kǒu zhū bǐ fá ]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 kǒu zhuì tiān huā ]比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 kǔ kǒu liáng yào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kǔ kǒu nì ěr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 kǔ kǒu pó xīn ]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 kuài zhì rén kǒu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 lā jiā dài kǒu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那时工资低,~的,日子过得挺艰难。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常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 liǎng jiān hé kǒu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 liú kǒu cháng tán ]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
[ liú kuài rén kǒu ]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 miǎn kāi zūn kǒu ]免:不要。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 miàn péng kǒu yǒu ]指非真诚相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