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qiáng zé miè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 bǐng gōng miè sī ]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bù kě mó miè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bù shēng bù miè ]佛家语,认为佛法无生灭变迁,即“常住”之异名。
[ chái huǐ miè xìng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dà yì miè qīn ]《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 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 fǎn fēng miè huǒ ]比喻施行德政。
[ fù zōng miè sì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 gèn gǔ bù miè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huī fēi yān miè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 huī shēn miè zhì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 huǐ bù miè xìng ]儒家丧制。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 huǐ xíng miè xìng ]损坏形体,消灭本性。
[ huǒ miè yān xiāo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 jiǎ dào miè guó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jiǎ tú miè guó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lǔ mǎng miè liè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 lǔ mǎng miè liè ]形容做事粗鲁草率。《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鲁莽,治民焉勿灭裂。” 灭裂:草率。
[ miè cǐ zhāo shí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有一次齐国和晋国交战,齐侯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意思是消灭了这批敌人再吃早饭。后用以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或气概。此:这些,这里指敌人。朝(zhāo)食: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