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i gǔ zhī pí ]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比喻虽为微贱之物,却是有用的东西。
[ bì gǔ sàng tún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bù gǔ léi mén ]在雷门前击布蒙的鼓。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雷门前有大鼓,据说击之其声可传至洛阳。
[ zhāo zhōng mù gǔ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 zhāo zhōng mù gǔ ]佛寺晨撞锺,暮击鼓以报时。同“朝钟暮鼓”。
[ chén zhōng mù gǔ ]见〖暮鼓晨钟〗。
[ cūn gē shè gǔ ]指民间的歌谣、鼓乐。
[ cūn xiāo shè gǔ ]指民间鼓乐。
[ dǎ tuì táng gǔ ]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有困难大家来帮你,你可不能~。
[ dà zhāng qí gǔ ]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 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 diào shé gǔ chún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duì niú gǔ huáng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 fēng gǔ bù xī ]烽火与战 鼓不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 fú gǔ xiāng yìng ]用鼓槌打鼓,鼓即发声。比喻上呼下应,紧密配合。《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 应也。” 桴:鼓槌。
[ gāo gōng wò gǔ ]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 gǔ chuī xuān tián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 gǔ chún nòng shé ]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