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ǒu chéng ]成功:三年~。双方意见已渐接近,谈判可望~。
[ yǒu chéng ]有期限;有定额。汉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官作自有程,与筑谐汝声。”晋 干宝《搜神记》卷五:“淮南 全椒县 有 丁新妇 者,本 丹阳 丁氏 女,年十六,适 全椒 谢 家。其姑严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过这们不出气的日子,活一百年待怎么?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甚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yǒu chǐ qiě gé ]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 yǒu chōu yǒu cháng ]犹言能收能放;能屈能伸。
[ yǒu chǔ ]1.谓有处置的办法。2.有处所。
[ yǒu dāng ]1.犹言有定数。2.适合;合宜。
[ yǒu dào ]1.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书信中常用作对人的尊称。2.天下太平。《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3.汉代举士科目中的一种。
[ yǒu dào shì ]犹常言道;俗话说。魏晨旭《三打祝家庄》:“有道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啊!”《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对,有道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yǒu dé ]有心得;有所领会:学习~。读书~。
[ yǒu dé ]1.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唐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2.指有德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德不可敌。”《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德行者。”
[ yǒu dì ]〈动+名〉有目标。[ yǒu de ]〈代〉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 yǒu dì fàng shǐ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dì):箭靶子。矢(shǐ):箭。
[ yǒu de shì ]强调很多(不怕没有):立功的机会~。
[ yǒu děng ]有些,有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如今街市上有等小民,他道俺秀才每穷酸饿醋,几时能勾发跡?”明 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近来有等奸徒,利他处人才寡少,往往诈冒籍贯,投充入学。”《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有等居民,闻得此信,皆来小神庙中,叩头磕脑,叫小神保他。”
[ yǒu dǐ ]知道底细,因而有把握: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