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lú zhàn zhēng ]公元前58-前51年间,罗马驻高卢(内高卢)的总督恺撒,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外高卢,相当今法国、比利时等地)进行的征服战争。恺撒征服高卢后,在政治、军事上的势力大增,为他后来成为罗马独裁者奠定了基础。
[ bīng táng hú lú ]亦作“冰糖葫芦”。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 bā mǐ lú láng ]1.谓隋卢思道。2.比喻才高。
[ fán lú ]唐 代作家 樊宗师 与 卢仝 的并称。二人诗文多艰涩怪僻。
[ qú lú shé nà ]牛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 lǐ yuē rè nèi lú ]巴西城市。位于该国东南部,临大西洋。人口534万(1991年)。1960年4月前曾为首都,是巴西工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世界著名旅游地。
[ dōu lú ]1.古国名。在 南海 一带。国中之人善爬竿之技。《文选·张衡<西京赋>》:“非 都卢 之轻趫,孰能超而究升。”李善 注:“《汉书》曰:自 合浦 南有 都卢国。《太康地志》曰:都卢国,其人善缘高。”晋 傅玄《正都赋》:“都卢 迅足,缘脩竿而上下。”2.借指 都卢国 人。唐 元稹《再酬复言》诗:“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鬭敌 都卢。”3.古代杂技名。今之爬竿戏。《汉书·西域传赞》:“﹝ 武帝 ﹞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 注:“晋灼 曰:‘都卢,国名也。’李奇 曰:‘都卢,体轻善缘者也。’”清 陶炜《课业馀谈·乐》:“都卢,缘高戏也。都卢,国名,其人体轻而善缘也。”清 丘逢甲《书事迭前韵》之四:“都卢场闢万人观,民力东南近已殫。”4.微笑貌。清 钱谦益《宋玉叔<安雅堂集>序》:“羣儿论雹为珠,论珠为雹,喧呶聒耳,都卢一笑而已。”清 钱谦益《尹孔昭墓志铭》:“间有妨难,都卢一笑而已。”5.统统。唐 张鷟《游仙窟》:“五嫂曰:‘张郎 太贪生,一箭射两垜。’十娘则谓曰:‘遮三不得一,觅两都卢失。’”唐 白居易《赠邻里往还》诗:“骨肉都卢无十口,粮储依约有三年。”宋 贺铸《送周开祖出守鄱阳》诗:“鄱阳 不乏江山助,高兴都卢属 谢公。”
[ dōu lú yuán ]同“都卢寻橦”。宋 程大昌《演繁露·都卢缘》:“唐 人以缘橦者为都卢缘。按《国语》胥臣 对 晋文公 曰:‘侏儒扶卢。’韦氏 谓扶缘也。卢,矛戟之柲。”清 赵翼《浙二子歌》:“危橦侧足都卢缘,猛火焦鬚霹靂鬭。”参见“都卢”。
[ chéng lú ]东晋 时,刘毅 和 刘裕 同一些人赌博,刘毅 掷得“雉”,拉起衣服绕床大叫:我不是不能掷“卢”,我是不想要。
[ gǔ lú chuí ]擀面杖的一种。其形有二:一、槌在中间,柄在两端,是一个整体;二、槌是一个空心木桶,套在木柄的中间。擀面时,使槌在面上滚动。
[ chū shǒu dé lú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 cuī lú ]自 魏 晋 至 唐 代,山东 士族大姓有 崔 氏、卢 氏,长期居高显之位。
[ jū lú shè ]梵语。古 印度 计程单位。或作“俱卢舍”。意为“一牛吼地”。
[ lú biǎn ]即古代名医 扁鹊。因家于 卢国,故又名“卢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