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庭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
[ chāng tíng ]大庭,广庭。
[ bái tíng ]匈奴 单于之庭。
[ bái tíng shā ]丹砂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丹砂》。
[ fú tíng ]谓不归顺。
[ běi tíng ]1.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宋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明 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清 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3.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唐 杜甫《近闻》诗:“崆峒 五原 亦无事,北庭数有 关中 使。”清 吴伟业《送陇右道吴赞皇之任》诗:“移檄 北庭 收属国,閲兵西海取封侯。”4.指 燕京。即今 北京市。元 建都 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 běi tíng dū hù fǔ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 fèng tíng ]对庭院的美称。
[ bān tíng ]见“班廷”。
[ chán tíng ]禅院。
[ fēn tíng ]1.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货殖传》:“子赣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隋书·卢思道传》:“通人 杨令君、邢特进 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五年》:“对罢,诣 王黼 第,黼 欲令庭趋,尼楚赫 不可,分庭而见。”清 李渔《蜃中楼·寄书》:“使君秉天朝宪节,寡人司水国微权,既辱分庭,只行抗礼。”2.指分处庭中。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分庭荐乐,析波浮体。”
[ fēn tíng kàng lǐ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 hù tíng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
[ jí tíng ]公卿的官署。
[ kè tíng ]旅居者所在的庭院。
[ kū qín tíng ]春秋 楚国 伍员,因家族被 楚 王诛灭而奔 吴,谓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国!”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后 伍 率 吴 兵破 楚,申包胥 乞师于 秦。秦 王不许。申“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为所感,遂救 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唐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将安仰?”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梁斌《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哭庭”。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 kū tíng ]见“哭秦庭”。
[ dòng tíng ]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常德卷烟厂所注册的一种香烟商标,有芙蓉王、芙蓉后、第二代精品芙蓉、黄盖芙蓉、醇香芙蓉、金芙蓉、君健、洞庭、银象、常德等十几个牌号。
[ dòng tíng chūn sè ]1.酒名。以黄柑酿就。2.词碑名。即《沁园春》。详“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