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基本释义
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详细释义
-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