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一个巴掌打不响
- 一肚子算盘子儿
- 一篮鱼仔
- 一口吞个热芋头
- 一脚踢死货郎子
- 一块钱买挑菜
- 一个指头包饺子
- 一千被四除
- 一个跟斗跌到青云里
- 一千变八百
- 一天下了三次雨
- 一锥子扎到底
- 一头撞倒南墙
- 一吊子钱放在门坎上
- 一个包子吃了十八里没到馅儿
- 一百斤霉面做个馍
- 一晚上嗑三斤半打瓜子
- 一根自来火烧二日
- 一滴水落油瓶里
- 一个人喝酒
- 一壶醋的赏线
- 一堂官司两堂审
- 一跟头扑到熊身上
- 一拳砸碎仨酒壶
- 一条扁担挑两头水
- 一层窗户纸
- 一年级的儿子做数学题
- 一家子人筷子夹骨头
- 一对铃铛儿
- 一张纸画一个鼻子
- 一块木板做门扇
- 一只筷子食粉皮
- 一寸布开滚条
- 一群人拿鸡蛋砸枪
- 一尺十寸
- 一声军号
- 一跤跌进干河里
- 一跤跌在煤堆上
- 一把盐花撒在油锅里
- 一头栽到酒缸里
- 一条线儿拴俩蚂蚱
- 一脚踢在肚子上
- 一只骰子掷七点
- 一年做十八家
- 一盆冷水淋在脑壳上
- 一日吃一个李子
- 一个螺蛳打十二碗汤
- 一个人喝洒
- 一头撞在南墙上
- 一拳头打死只蚊子
- 一斤肉包的饺子
- 一只手抓二十四只鳖
- 一嘴吃个破鞋
- 一路拾鸡毛
- 一窝狐狸
- 一个筋斗栽在皮袄上
- 一斗米一个粑粑
- 一腰两
- 一滴水漏勒油瓶里
- 一口吃个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