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一锅粥打翻在地
- 一脚跨过钱塘江
- 一只蜜蜂叮在挂历上
- 一两棉花
- 一斤瓶打斤半酒
- 一斗炒米泡一斗
- 一匹鸡毛上大秤
- 一年四季刨黄连
- 一天三刮络腮胡子
- 一败涂
- 一枪打得个苍蝇
- 一脚踢翻煤油炉
- 一园萝卜
- 一个模子抠出来的
- 一把掷个幺二三
- 一亩田长一个红薯
- 一脚踏破三床棉絮
- 一个皮蛋两个黄
- 一桶汽油点着了
- 一镢头挖个井
- 一百钱撒河里
- 一个柴堆几头拔
- 一家子砌墙
- 一丈二尺的扁担
- 一斤斗翻下地
- 一家十五个人食
- 一根蔓上两个苦瓜
- 一口吞了三个馒头
- 一根筷子吃面条
- 一嘴吃了只鞋子
- 一是一,二是二
- 一双手捧酒壶
- 一角钱买十一个杏子
- 一把白糖一把沙
- 一板脚蹬在老鸭屁股上
- 一步跨进钟表店
- 一进狼门就上炕
- 一滴水一个泡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一跤跌在埂岸上
- 一天一场雨
- 一棵嫩笋芽
- 一双筷子夹骨头
- 一锅做了百样饭
- 一脚踢脱三只五圣堂
- 一锅滚开水
- 一钱不落虚空地
- 一根铁棍穿大肠
- 一只灶头上吃饭
- 一个铜钱游天下
- 一个眼里长虫
- 一只眼的猫
- 一根肠子通屁股
- 一斤半鸭子
- 一只手作揖
- 一团乱麻缠茅草
- 一本通书看到老
- 一双筷子挟骨头
- 一爬屎屙在石头缝里
- 一跤跌在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