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灯盏里洗澡
- 登上山顶望平地
- 登上泰山望东海
- 登上泰山想升天
- 登着梯子说话
- 等天上掉馅饼
- 凳子翻个儿
- 凳子上抹石灰
- 低头婆娘仰头汉
- 敌敌畏拌大蒜
- 笛子吹火
- 笛子独奏
- 笛子没眼
- 抵门杠当针使
- 抵门杠做牙签
- 地府里打官司
- 地府里打冤家
- 地窖里打灯笼
- 地里的蚯蚓
- 地里的蛐蟮
- 地里的庄稼
- 地球安把
- 地上的蚂蚁
- 地上的野草
- 地上的影子
- 地上的砖头
- 地上拣起来的饼
- 地上跳到席上
- 地上栽电杆
- 地摊上卖书(放书)
- 地头蛇,母老虎
- 地头蛇请客
- 地图上画个圈
- 地狱里碰见救命菩萨
- 地主老爷的碗
- 弟兄俩分家
- 第六个手指
- 掂着算盘上门
- 点了黄豆不出苗
- 点起火把作战
- 点着火的双响
- 踮着脚尖儿立正
- 电饭锅做饭
- 电风扇的脑袋
- 电杆做牙签
- 电焊的火花
- 电话拜年
- 电话断了线
- 电话里谈恋爱
- 电扇上伸双手
- 电视广告上的美人
- 电视机里放录音机
- 电视上的画面
- 电梯失灵
- 电线杆穿大褂
- 电线杆当筷子
- 电线杆当套马杆
- 电线杆顶上雕花
- 电线杆上插土豆
- 电线杆上拉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