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口吃黄连
- 口吹喇叭脚敲锣
- 口袋布做大衣
- 口袋里倒西瓜
- 口袋里买猫
- 口袋里冒烟
- 口袋里盛米汤
- 口袋里抓糍粑(ci ba)
- 口袋里装钉子
- 口袋里装王八
- 口袋里装绣针
- 口含糍粑(ci ba)
- 口含黄连脚踏苦胆
- 口含乱麻团
- 口含棉花
- 口技表演
- 口嚼甘蔗渣
- 口嚼黄连唱山歌
- 口渴吃酸梅
- 口渴喝盐汤
- 口渴了才打井
- 口渴遇甘泉
- 口里含蜜糖,肚里藏尖刀
- 口吞秤砣
- 口吞擀面杖
- 口吞萤火虫
- 口吞账本
- 口咽黄连
- 口罩戴到鼻梁上
- 叩头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 枯木刻象棋子儿
- 枯树烂木头
- 枯树上的知了
- 枯藤缠大树
- 枯藤攀枫树
- 哭孩子得了个洋娃娃
- 哭了半天不知谁死了
- 窟窿眼儿里看人
- 苦胆煮黄连
- 苦豆子煮黄连
- 苦瓜虫
- 苦瓜攀苦藤
- 苦瓜树上结黄连
- 苦瓜秧缠黄连树
- 苦鬼遇饿鬼
- 苦竹子根出苦笋
- 裤裆放屁
- 裤腰带挂杆秤
- 裤腰带系在脖子上
- 裤腰上挂死耗子
- 裤子套着裙子穿
- 夸嘴的郎中
- 挎着洋鼓捧着笙
- 快刀砍骨头
- 快刀砍黄鳝
- 快刀切萝卜
- 快刀切西瓜
- 快刀斩乱麻
- 快鼓配慢锣
- 快锯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