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临老得了摇头病
- 临老学绣花
- 临上轿才缠脚
- 临上轿穿耳朵
- 临死挨了一巴掌
- 临刑不告饶
- 临刑唱大曲
- 吝啬鬼走亲戚
- 灵堂上唱大戏
- 岭上唱山歌
- 岭头上对歌
- 另搭台子唱戏
- 另起炉灶
- 刘禅乐不思蜀
- 刘胡兰钻铡刀
- 流浪汉坐远洋轮
- 琉璃瓦盖鸡窝
- 琉璃瓦盖寺庙
- 柳树出身
- 柳树的屁股
- 柳树上落凤凰
- 柳条穿螃蟹
- 柳条穿王八
- 龙灯的胡须
- 龙灯耍得好
- 龙门阵缺人
- 龙王长了个偏心眼
- 龙王吹喇叭
- 龙王管土地
- 龙王靠边
- 龙王爷出海
- 龙王爷出阵
- 龙王爷打盹
- 龙王爷打哈欠
- 龙王爷的帮手
- 龙王爷的后代
- 龙王爷的帽子
- 龙王爷发怒
- 龙王爷翻脸
- 龙王爷放火
- 龙王爷作法
- 龙王揍河神
- 砻糠(long kangg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搓绳索
- 笼里的斑鸠
- 笼中的肥鸭
- 笼子里的鹦鹉
- 笼子里关蚂蚁
- 笼子里过日子
- 聋哑人打官司
- 聋子戴耳机
- 聋子放爆竹
- 聋子放炮
- 聋子看戏
- 娄阿鼠(昆剧《十五贯》中人物)测字
- 娄阿鼠当县令
- 楼上摆盆景
- 搂着金条睡觉
- 漏斗盛水网兜风
- 漏盆里洗澡
- 芦柴秆做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