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基本释义
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详细释义
- 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神爽体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一作饴)。” 后比喻重新做人。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神爽体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