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天龙的详细解释

天龙 [ tiān lóng ]

基本释义
[ tiān lóng ]

1.天上的龙。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详细释义
天龙 [tiān lóng]
  1. 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

  2. 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

    《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3. 房宿第三星之名。

    《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

  4. 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产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 蜈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