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兵谏的详细解释

兵谏 [ bīng jiàn ]

基本释义
[ bīng jiàn ]

用武力胁迫进谏。《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谏: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

详细释义
兵谏 [bīng jiàn]
  1. 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语本《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 强諫 楚子 ,楚子 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左氏》以 鬻拳 兵諫为爱君。”《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丙戌,渥 (杨渥 )晨视事,顥 (张顥 )、温 (徐温 )帅牙兵二百,露刃直入庭中,渥 曰:‘尔果欲杀我邪?’对曰:‘非敢然也,欲诛王左右乱政者耳!’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谓之‘兵諫’。”申伯纯 《记“西安事变”》二:“‘哭谏’失败了,张学良 当晚回到 西安 ,同 杨虎城 商量,按照预定的第二个步骤实行‘兵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