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  抱残守缺的详细解释

抱残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基本释义
[ bào cán shǒu quē ]

抱住残缺的东西,不肯放弃。比喻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

详细释义
抱残守缺 [bào cán shǒu quē]
  1.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这些似乎都是~,汇集众说而成。 ◎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例句

1. 不清除~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典故

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的小儿子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他向汉哀帝建议派专人研究《左传》,同行十分不满意,他指责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最后被同行联合排挤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内郡太守。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