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一本通书睇到老
- 一窝出巢的蜂子
- 一个坑里的蛤蟆
- 一块板子作扇门
- 一耳大一耳小
- 一锅混汤面
- 一面儿官司
- 一文钱不落虚空
- 一文钱的酱
-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
- 一块布做棉袄
- 一个葫芦三个影
- 一头载到炭堆里
- 一翻身掉下床
- 一丈二加八尺
- 一只骆驼的两只驼峰
- 一张渔网千只眼
- 一斗芝麻掉一粒
- 一屁股坐到铡刀上
- 一碗凉水
- 一箩芋子
- 一个脸割下来贴到另一个脸上
- 一跤掉进干河里
- 一篮子糟虾泼到地上
- 一百个哈蟆拉辆车
- 一千只麻雀炒一盘菜
- 一只糊打耙
- 一桶清水二手土
- 一朵月季花开路边
- 一张纸画个鼻子
- 一斤酒瓶装十两
- 一口吃了个鞋帮
- 一劈两
- 一口吞下十市两
- 一日捕鱼三日晒网
- 一条路上众人走
- 一个掠字分两半
- 一块肥肉壅在饭碗里
- 一锹撅了个银娃娃,还要寻他娘母儿哩
- 一刀抹掉鼻子
- 一脚踩两只船
- 一脚踢翻煤球炉
- 一钱银子买三斤大鲫鱼
- 一块板子做门扇
- 一头栽到炭堆里
- 一根头发破八瓣
- 一个萝卜一一个坑
- 一只熊走过来
- 一两米牵子一天
- 一头钻到青云里
- 一根绳绳拴两个蚂蚱
- 一气擀了十八斤面条
- 一口吞下个红火炭
- 一口吞了旋风
- 一篮茄子一篮豆
- 一块鳖肉壅在饭碗底
- 一树果子
- 一个坝子两台戏
- 一笔写
- 一巴掌拍老鸭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