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孔夫子讲演;讲演团的团长
- 爬上宝塔尖迈步
- 鸡群里的鸭;谷子地里长棵高粱
- 躲鬼躲进城隍庙
- 王八吃蜻蜓
- 月下花前散步
- 月下老儿绣鸳鸯;绣花姑娘的手艺
- 中了夹子的老鼠
- 高粱秆上挂个破皮球
- 老虎逮驴;袍子改汗衫
- 五月的芭蕉
- 人行影子走
- 没脚蟹;瞎子丢了拐棍
- 敲锣的倒走
- 八仙桌子盖酒坛;大檩做棒锤;大松树作柴火
- 犬咬骆驼
- 买牛得羊
- 大少爷种田;手象蒲扇脚象耙;抓住渔船当鞋穿
- 八王爷上金銮殿;五十斤鸭子逛马路
- 扳猪吃老虎
- 木头鸡
- 一人上阵
- 手拿鸡蛋走滑路
- 癞蛤蟆吃旋风
- 八五炮打蚊子;捉了虱子跑了牛;偷鸡没成丢把米
- 有了馒头想肉吃;侵略者的逻辑
- 寒号虫搬家
- 鲁班手里调大斧
- 白娘子痛饮雄黄酒
- 井里吹喇叭;床底下吹喇叭;钻在水道眼里叹息
- 大下巴啃西瓜;葫芦瓢捞饺子;马蹄刀瓢里切菜
- 胸口放灯草
- 酒桌上的盘子
- 二醉汉睡觉;不倒翁坐大车;破庙的菩萨
- 长人盖个短被子;披着麻袋进竹林;瞎子盖被子
- 不着窝的兔子
- 一手遮住脸
- 八擒孟获;大白天掌灯;阴天戴草帽;雨天浇地
- 骗子遇骗子
- 东耳朵进西耳朵出;枕头边打呼噜
- 太平洋搬家;龙王爷出阵
- 烘炉烤大饼
- 水闸失修;自来水坏了龙头
- 骆驼长翅膀
- 大风刮羊圈
- 长江里饮水;古玩店失火
- 郑板桥嫁女
- 马大哈做报告;王大娘补缸
- 螳螂挡车
- 演员照镜子
- 二月放纸鹞;洛阳纸贵
- 三千丈的悬崖;月亮里的桂树
- 人手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一个将军一个令
- 管鲍之交;桀犬吠尧
- 儿媳妇坐堂;包公打銮驾;班头打他爹
- 狗熊斗群蜂
- 吃了鱼钩的牛去打架;水牛打架
- 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
- 对着月亮演讲;坐飞机看报纸;摩天楼上说大书
- 战国时期的酒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