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尖刀杪上舔血
- 鸽子吃灰面
- 床底使斧头
- 汪福元打拳
- 船家佬拾得犁头
- 半夜里下雪
- 肩膀上扛磨子
- 麻雀看蚕
- 吊罐打了绊绊
- 手板脚板都是油
- 卖瓜子的不用秤
- 临老学吹打
- 梅李番瓜
- 吃凉粉喝汽水
- 耗子掉进灰堆里
- 鸡爪子熬白菜
- 黄狼子穿道袍
- 春官摸帽子
- 背起锣鼓上门
- 阴间当妓女
- 扳倒树摸老鸹
- 在烧红的锅里泼了瓢冷水
- 石碑上钉钉子
- 青蛙熬汤
- 炒面捏娃娃儿
- 门口挂箩圈
- 牵牛花儿当喇叭
- 斋公失掉一块腊肉
- 酸甜苦辣咸
- 青蛙田鸡跳勒戥盘里
- 遇上怪心狠的
- 叫化子赶街
- 拿着金碗讨饭吃
- 出笼儿的鹌鹑
- 坐定粒六
- 墨水吃到肚子里
- 王八咬人
- 菩萨吞长虫
- 小毛驴生了个大骡子
- 叫蝈蝈不咬哑蚂蚱
- 黑纸写白字
- 蛤蟆的耳朵
- 高粱地里带禾子
- 死了三年的老鸽
- 火烧阎王殿
- 红瓤萝卜
- 大锅贴饼子
- 临死放个屁
- 水底捞月,天上摘云
- 险道神撞见那寿星老儿
- 讨媳妇不看新娘子
- 脚板儿擦油
- 铁匠临死不闭眼
- 灶王爷作汇报
- 无目的放炮
- 鸡笼洲菩萨
- 月母子放屁
- 屎壳郎喝糖稀
- 赵公元帅发怒
- 属车轱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