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顶踵尽捐[ dǐng zhǒng jìn juān ]
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顶踵捐糜[ dǐng zhǒng juān mí ]
指捐躯,牺牲。
鼎铛有耳[ dǐng chēng yǒu ěr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鼎铛玉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鼎成龙去[ dǐng chéng lóng qù ]
指帝王去世。
鼎成龙升[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 ]
形容名气很大。
鼎鼎有名[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鼎分三足[ dǐng fēn sān zú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鼎湖龙去[ dǐng hú lóng qù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镬刀锯[ dǐng huò dāo jù ]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鼎镬如饴[ dǐng huò rú yí ]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鼎鼐调和[ dǐng nai tiáo hé ]
比喻处理国政。
鼎食鸣钟[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
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鼎食鸣锺[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鼎食钟鸣[ dǐng shí zhōng míng ]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新的。
鼎鱼幕燕[ dǐng yú mù yàn ]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玉龟符[ dǐng yù guī fú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鼎足而居[ dǐng zú ér jū ]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鼎足而立[ dǐng zú ér lì ]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鼎足三分[ dǐng zú sān fēn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定国安邦[ dìng guó ān bāng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定乱扶衰[ dìng luàn fú shuāi ]
定:平定;扶:帮助,扶持。平定祸乱,扶持衰弱。
定倾扶危[ dìng qīng fú wēi ]
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定于一尊[ dìng yú yī zūn ]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丢魂丢魄[ diu hún diu pò ]
形容非常惊慌。同“丢魂失魄”。
丢魂丧胆[ diū hún sàng dǎn ]
形容非常惊慌。
丢魂失魄[ diū hún shī pò ]
形容非常惊慌,没头脑,无主见。
丢盔抛甲[ diu kuī pāo jiǎ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丢盔弃甲[ diū kuī qì jiǎ ]
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