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扳龙附凤[ bān lóng fù fèng ]
指依附龙凤而升空。
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 ]
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班驳陆离[ bān bó lù lí ]
形容色彩杂沓。
班功行赏[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
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班荆道故[ bān jīng dào gù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伍举在从郑国去晋国的路上,和老朋友声子相遇于郑国郊外,两人就铺开荆条席地而坐,一边吃东西,一边谈往事。后用“班荆道故”形容老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谊。班:铺开。
班荆道旧[ bān jīng dào jiù ]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班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
鲁班是古代传说中著名的木工。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自量力的意思。
班师得胜[ bān shī dé shèng ]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班师回朝[ bān shī huí cháo ]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班师回俯[ bān shī huí fǔ ]
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班香宋艳[ bān xiāng sòng yàn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班衣戏采[ bān yī xì cǎi ]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班衣戏彩[ bān yī xì cǎi ]
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斑驳陆离[ bān bó lù lí ]
形容色彩繁杂。
斑衣戏彩[ bān yī xì cǎi ]
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搬唇递舌[ bān chún dì shé ]
挑拔是非。
搬唇弄舌[ bān chún nòng shé ]
1.挑拨是非。2.卖弄口才。
搬斤播两[ bān jīn bō liǎng ]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搬口弄舌[ bān kǒu nòng shé ]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搬弄是非[ bān nòng shì fēi ]
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
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搬石砸脚[ bān shí zá jiǎo ]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阪上走丸[ bǎn shàng zǒu wán ]
泥丸在斜坡上滚转。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汉书·蒯通传》:“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板板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形容不知变通或不能通融。
板上钉钉[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
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
板上砸钉[ bǎn shàng zá dīng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版版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版筑饭牛[ bǎn zhù fàn niú ]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半半拉拉[ bàn ban lā lā ]
状态词。不完全;没有全部完成的:工作做了个~就扔下了。
半半路路[ bàn bàn lù lù ]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壁河山[ bàn bì hé shān ]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江山[ bàn bì jiāng shān ]
国土的一半。多用以形容敌人大举入侵后被分割的国土的某一部分(侵占的部分或保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