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高人一等[ gāo rén yī děng ]
比别人高出一等:自视~的人往往是浅薄无知的人。
高人逸士[ gāo rén yì shì ]
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止:语助词),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高山峻岭[ gāo shān jùn lǐng ]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
1.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2.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流传最广的曲目之一。
高山仰之[ gāo shān yǎng zhī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gāo shān yǎng zhǐ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高深莫测[ gāo shēn mò cè ]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高识远见[ gāo shí yuǎn jiàn ]
指见识高远。同“高见远识”。
高世骇俗[ gāo shì hài sú ]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高视阔步[ gāo shì kuò bù ]
眼睛向上看,迈着大步走路。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
高耸入云[ gāo sǒng rù yún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高抬贵手[ gāo tái guì shǒu ]
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高抬明镜[ gāo tái míng jìng ]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高谈大论[ gāo tán dà lùn ]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高谈弘论[ gāo tán hóng lùn ]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高谈雄辩[ gāo tán xióng biàn ]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高谈虚论[ gāo tán xū lùn ]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高堂大厦[ gāo táng dà shà ]
指高耸的楼房。同“高楼大厦”。
高天厚地[ gāo tiān hòu dì ]
1.比喻长久。2.比喻深重。
高头大马[ gāo tóu dà mǎ ]
1.体形高大的马。2.比喻人身材高大。
高头讲章[ gāo tóu jiǎng zhāng ]
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后来泛指这类格式的经书。
高位厚禄[ gāo wèi hòu lù ]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高位重禄[ gāo wèi zhòng lù ]
官职高贵,俸禄丰厚。同“高位厚禄”。
高文大册[ gāo wén dà cè ]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高文典册[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朝廷中的重要文书、诏令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高文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高卧东山[ gāo wò dōng shān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高屋建瓴[ gāo wū jiàn líng ]
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建:倾倒。瓴(líng):盛水的东西。
高下其手[ gāo xià qí shǒu ]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高下任心[ gāo xià rèn xīn ]
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同“高下在心”。
高下在口[ gāo xià zài kǒu ]
犹言信口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