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来踪去迹[ lái zōng qù jì ]
指人的来去行踪。
来踪去路[ lái zōng qù lù ]
指人的来去行踪。同“来踪去迹”。
赖有此耳[ lài yǒu cǐ ěr ]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lài há ma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兰艾难分[ lán ài nán fēn ]
兰:香草名,比喻贤者;艾:臭草,比喻小人。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兰艾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
兰花和艾草一起烧掉。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兰摧玉折[ lán cuī yù zhé ]
摧:折断。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桂齐芳[ lán guì qí fāng ]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兰心蕙性[ lán xīn huì xìng ]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兰熏桂馥[ lán xūn guì fù ]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兰薰桂馥[ lán xūn guì fù ]
比喻恩德流芳。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后多用以称人后嗣(子孙)昌盛。
兰因絮果[ lán yīn xù guǒ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郑文公妾燕姞梦兰得宠生穆公的故事,因以“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柳絮易于飘扬飞散,因以“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后常比喻男女始合终离,结局不好。清张潮《虞初新志·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维深。”
兰芝常生[ lán zhī cháng shēng ]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兰芷之室[ lán zhǐ zhī shì ]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兰质蕙心[ lán zhì huì xīn ]
形容美丽而聪明。
兰质熏心[ lán zhì xūn xīn ]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质薰心[ lán zhì xūn xīn ]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阑风长雨[ lán fēng cháng yǔ ]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阑风伏雨[ lán fēng fú yǔ ]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蓝田生玉[ lán tián shēng yù ]
古时蓝田县(在今陕西)出产美玉,因用以比喻名门出贤子弟。《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见而奇之,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澜倒波随[ lán dǎo bō suí ]
犹言随波逐流。比喻言行无标准。
褴褛筚路[ lán lǚ bì lù ]
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览闻辩见[ lǎn wén biàn jiàn ]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揽名责实[ lǎn míng zé shí ]
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
揽辔澄清[ lǎn pèi chéng qīng ]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后用来表示有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揽辔(pèi):手拉马缰绳。
揽辔登车[ lǎn pèi dēng chē ]
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揽辔中原[ lǎn pèi zhōng yuán ]
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同“揽辔澄清”。
揽权纳贿[ lǎn quán nà huì ]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烂额焦头[ làn é jiāo tóu ]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
烂漫天真[ làn màn tiān zhēn ]
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
烂熳天真[ làn màn tiān zhēn ]
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做作。
烂如指掌[ làn rú zhǐ zhǎng ]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烂若披锦[ làn ruò pī jǐn ]
形容文辞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