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老王卖瓜[ lǎo wáng mài guā ]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老羞成怒[ lǎo xiū chéng nù ]
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老朽无能[ lǎo xiǔ wú néng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老有所终[ lǎo yǒu suǒ zhōng ]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老于世故[ lǎo yú shì gù ]
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老妪能解[ lǎo yù néng jiě ]
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老之将至[ lǎo zhī jiāng zhì ]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潦原浸天[ lǎo yuán jìn tiān ]
淹没天地。
乐不极盘[ lè bù jí pán ]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乐不可极[ lè bù kě jí ]
享乐不可过分。
乐不可言[ lè bù kě yán ]
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支:支撑。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乐昌分镜[ lè chāng fēn jìng ]
比喻夫妻分离。
乐昌破镜[ lè chāng pò jìng ]
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乐昌之镜[ lè chāng zhī jìng ]
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乐成人美[ lè chéng rén měi ]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乐此不倦[ lè cǐ bù juàn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 lè cǐ bù pí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道安命[ lè dào ān mìng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乐道安贫[ lè dào ān pín ]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乐道好古[ lè dào hǎo gǔ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乐道忘饥[ lè dào wàng jī ]
指醉心于圣道。
乐道遗荣[ lè dào yí róng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乐而不荒[ lè ér bù huāng ]
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同“乐而不淫”。
乐而不厌[ lè ér bù yàn ]
喜爱而不厌倦。
乐而不淫[ lè ér bù yín ]
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乐而忘返[ lè ér wàng fǎn ]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乐而忘死[ lè ér wàng sǐ ]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乐祸幸灾[ lè huò xìng zāi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乐极哀来[ lè jí āi lái ]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乐极悲来[ lè jí bēi lái ]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乐极悲生[ lè jí bēi shēng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查询最多的成语
欲罢不能
黄粱美梦
哀毁骨立
男欢女爱
瓢泼大雨
阿鼻地狱
深不可测
蹑手蹑足
阿谀奉承
撒豆成兵
鱼目混珠
戮力同心
别无长物
笑里藏刀
求贤若渴
按图索骥
一丘之貉
不屈不挠
咄咄逼人
扑朔迷离
力不从心
守株待兔
心急火燎
言不由衷
无稽之谈
模棱两可
乐不思蜀
杯弓蛇影
痛定思痛
口蜜腹剑
出奇制胜
从容不迫
自相矛盾
做贼心虚
茅塞顿开
登峰造极
数典忘祖
弃甲曳兵
兴高采烈
望洋兴叹
日薄西山
走马看花
有备无患
急来报佛脚
忧心如焚
锦绣前程
老生常谈
狼子野心
流离颠沛
出言不逊
不可多得
风华正茂
鞭辟入里
道不拾遗
有恃无恐
万死一生
药到病除
名落孙山
愚昧无知
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