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毛举缕析[ máo jǔ lǚ xī ]
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毛举细故[ máo jǔ xì gù ]
烦琐地列举细小的事情。也说毛举细务。
毛举细务[ máo jǔ xì wù ]
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毛森骨立[ máo sēn gǔ lì ]
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
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
毛遂堕井[ máo suí duò jǐng ]
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
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见于《史记·平原君列传》)。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毛羽零落[ máo yǔ líng luò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毛羽未丰[ máo yǔ wèi fēng ]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茅茨土阶[ máo cí tǔ jiē ]
也说茅室土阶。用茅草盖屋顶,以泥土砌台阶。形容住房简陋。也泛指生活俭朴。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 茨(cí):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茅庐三顾[ máo lú sān gù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茅室蓬户[ máo shì péng hù ]
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茅屋采椽[ máo wū cǎi chuán ]
指住宿简陋。
茂林修竹[ mào lín xiū zhú ]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冒大不韪[ mào dà bù wěi ]
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同“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名顶替[ mào míng dǐng tì ]
冒用别人的姓名,代替他去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
冒名接脚[ mò míng jiē jiǎo ]
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冒天下之大不韪[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
不顾天下众人的反对,公然干罪大恶极的事。韪: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贸首之仇[ mào shǒu zhī chóu ]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贸首之雠[ mào shǒu zhī chóu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貌合情离[ mào hé qíng lí ]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貌合神离[ mào hé shén lí ]
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貌合心离[ mào hé xīn lí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貌合行离[ mào hé xíng lí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同“貌合神离”。
貌合形离[ mào hé xíng lí ]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貌离神合[ mào lí shén hé ]
指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貌是情非[ mào shì qíng fēi ]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貌是心非[ mào shì xīn fēi ]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同“貌是情非”。
貌似强大[ mào sì qiáng dà ]
表面好像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没查没利[ méi chá méi lì ]
指言语不实。
没齿不忘[ mò chǐ bù wàng ]
一辈子也忘不了。没:终,尽。齿:年龄。没齿:没世,终身。
没齿难忘[ mò chǐ nán wàng ]
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