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拿下马来[ ná xià mǎ lái ]
比喻将人制服。
拿云攫石[ ná yún jué shí ]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拿云握雾[ ná yún wò wù ]
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拿云捉月[ ná yún zhuō yuè ]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拿贼见赃[ ná zéi jiàn zāng ]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拿贼拿赃[ ná zéi ná zāng ]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内查外调[ nèi chá wài diào ]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内顾之忧[ nèi gù zhī yōu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内峻外和[ nèi jùn wai hé ]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内柔外刚[ nèi róu wai gāng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内省不疚[ nèi xǐng bù jiù ]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内圣外王[ nèi shèng wài wáng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内视反听[ nèi shì fǎn tīng ]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内外夹攻[ nèi wài jiā gōng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内外交困[ nèi wài jiāo kùn ]
内部和外部都处于困难境地,多指国内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和对外关系方面都处于十分困难的地步。
内修外攘[ nèi xiū wai rǎng ]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内忧外患[ nèi yōu wài huàn ]
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内忧外侮[ nèi yōu wài wǔ ]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内助之贤[ nèi zhù zhī xián ]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纳贡称臣[ nà gòng chēng chén ]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纳垢藏污[ nà gòu cáng wū ]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纳谏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 ]
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纳屦踵决[ nà jù zhǒng jué ]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纳履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纳履踵决[ nà lǚ zhǒng jué ]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纳士招贤[ nà shì zhāo xián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纳新吐故[ nà xīn tǔ gù ]
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乃文乃武[ nǎi wén nǎi wǔ ]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乃我困汝[ nǎi wǒ kùn rǔ ]
是我使你受害。
乃武乃文[ nǎi wǔ nǎi wén ]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乃心王室[ nǎi xīn wáng shì ]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耐人咀嚼[ nài rén jǔ jué ]
指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 nài rén xún wèi ]
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