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乞儿马医[ qǐ ér mǎ yī ]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乞浆得酒[ qǐ jiāng dé jiǔ ]
比喻所得超过所求。
乞穷俭相[ qǐ qióng jiǎn xiāng ]
乞丐似的寒酸相。
企踵可待[ qǐ zhǒng kě dài ]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岂弟君子[ kǎi tì jūn zǐ ]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岂有此理[ qǐ yǒu cǐ lǐ ]
哪有这样的道理?表示对荒谬言行的反感和气愤。《南齐书·虞悰传》:“天下岂有此理耶?”
岂有是理[ qǐ yǒu shì lǐ ]
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同“岂有此理”。
启宠纳侮[ qǐ chǒng nà wǔ ]
指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启瞶振聋[ qǐ guì zhèn lóng ]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杞国忧天[ qǐ guó yōu tiān ]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杞国之忧[ qǐ guó zhī yōu ]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
《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唐李白在《梁甫吟》中用这个典故写出“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句。后用“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杞人之忧[ qǐ rén zhī yōu ]
杞人忧天。
杞宋无征[ qǐ sòng wú zhēng ]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杞天之虑[ qǐ tiān zhī lǜ ]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杞梓之林[ qǐ zǐ zhī lín ]
比喻众多的人材。
起承转合[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泛指文章作法。
起凤腾蛟[ qǐ fèng téng jiāo ]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根发由[ qǐ gēn fā yóu ]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起居无时[ qǐ jū wú shí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起死回生[ qǐ sǐ huí shēng ]
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起死人,肉白骨[ 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起死人而肉白骨[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起死人肉白骨[ qǐ sǐ rén ròu bái gǔ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起偃为竖[ qǐ yǎn wéi shù ]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起早贪黑[ qǐ zǎo tān hēi ]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也说起早摸黑。
绮纨之岁[ qǐ wán zhī suì ]
指少年时代。
气充志骄[ qì chōng zhì jiāo ]
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气冲斗牛[ qì chōng dǒu niú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斗宿,南斗七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气冲牛斗[ qì chōng niú dǒu ]
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牛斗:二十八宿的牛宿和斗宿,泛指天空)。也说气冲斗牛。
气冲霄汉[ qì chōng xiāo hàn ]
形容大无畏的魄力和勇气。霄汉:指高空。
气喘如牛[ qì chuǎn rú niú ]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气喘吁吁[ qì chuǎn xū xū ]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