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翘足引领[ qiáo zú yǐn lǐng ]
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鞘里藏刀[ qiào lǐ cáng dāo ]
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切齿拊心[ qiè chǐ fǔ xīn ]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切齿腐心[ qiè chǐ fǔ xīn ]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切齿痛恨[ qiè chǐ tòng hèn ]
形容愤恨到极点。
切齿痛心[ qiè chǐ tòng xīn ]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切瑳琢磨[ qiē cuō zuó mó ]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 qiē cuō zhuó mó ]
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
切肤之痛[ qiè fū zhī tòng ]
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切骨之仇[ qiè gǔ zhī chóu ]
形容极深的仇恨。
切近的当[ qiē jìn de dāng ]
1.恰切得当。2.指意浅语实。
切理会心[ qiē lǐ huì xīn ]
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切理厌心[ qiē lǐ yàn xīn ]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切理餍心[ qiē lǐ yàn xīn ]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切切此布[ qiè qiè cǐ bù ]
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切切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
指私下小声说话。
切切在心[ qiè qiè zài xīn ]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切身体会[ qiè shēn tǐ huì ]
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切树倒根[ qiē shù dǎo gēn ]
比喻彻底。
切中时弊[ qiè zhòng shí bì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切中时病[ qiè zhòng shí bìng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切中要害[ qiè zhòng yào hài ]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且食蛤蜊[ qiě shí gé lì ]
指姑且置之不问。
且住为佳[ qiě zhù wéi jiā ]
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
怯防勇战[ qiè fáng yǒng zhàn ]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怯声怯气[ qiè shēng qiè qì ]
形容说话时带有胆小和不自然的语气:他说话~的。
窃钩窃国[ qiè gōu qiè guó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òu ]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蹺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窃据要津[ qiè jù yào jīn ]
非法占据水陆冲要之地。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窃窃私议[ qiè qiè sī yì ]
背地里小声议论。
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
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窃位素餐[ qiè wèi sù cān ]
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