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 ]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榆次之辱[ yú cì zhī rǔ ]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榆枋之见[ yú fāng zhī jiàn ]
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榆瞑豆重[ yú míng dòu zhòng ]
用以指身懒神昏。
榆木圪垯[ yú mù gē da ]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榆木疙瘩[ yú mù gē da ]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榆木脑袋[ yú mù nǎo dài ]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榆木脑壳[ yú mù nǎo ké ]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瑜百瑕一[ yú bǎi xiá yī ]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瑜不掩瑕[ yú bù yǎn xiá ]
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舆论哗然[ yú lùn huá rán ]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舆死扶伤[ yú sǐ fú shāng ]
指抬运死者,扶持伤者。形容死伤之众。
与狐谋皮[ yǔ hú móu pí ]
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与虎谋皮[ yǔ hǔ móu pí ]
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与虎添翼[ yǔ hǔ tiān yì ]
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与民除害[ yǔ mín chú hài ]
替百姓除祸害。
与民更始[ yǔ mín gēng shǐ ]
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与民同乐[ yǔ mín tóng lè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yǔ rén fāng biàn,zì jǐ fāng biàn ]
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与人为善[ yǔ rén wéi shàn ]
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与日俱增[ yǔ rì jù zēng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与时推移[ yǔ shí tuī yí ]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与时消息[ yǔ shí xiāo xi ]
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与时偕行[ yǔ shí xié xíng ]
变通趋时。
与世长辞[ yǔ shì cháng cí ]
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与世沉浮[ yǔ shì chén fú ]
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与世浮沉[ yǔ shì fú chén ]
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与世俯仰[ yǔ shì fǔ yǎng ]
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与世隔绝[ yǔ shì gé jué ]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与世推移[ yǔ shì tuī yí ]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与世无争[ yǔ shì wú zhēng ]
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与世偃仰[ yǔ shì yǎn yǎng ]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与受同科[ yǔ shòu tóng kē ]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