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志满气骄[ zhì mǎn qì jiāo ]
形容得意骄傲。同“志骄意满”。
志满意得[ zhì mǎn yì dé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志美行厉[ zhì měi xíng lì ]
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
也说仁人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
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志盈心满[ zhì yíng xīn mǎn ]
犹志得意满。
志在千里[ zhì zài qiān lǐ ]
形容志向远大。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志在四海[ zhì zài sì hǎi ]
犹志在四方。
志足意满[ zhì zú yì mǎn ]
犹志得意满。
治病救人[ zhì bìng jiù rén ]
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治郭安邦[ zhì guō ān bāng ]
犹治国安邦。
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 ]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治丝而棼[ zhì sī ér fén ]
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治丝益棼[ zhì sī yì fén ]
《左传·隐公四年》:“犹治丝而棼之也。” 意思是整理蚕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比喻做事没有抓住要领,越做越糟。棼(fén):纷乱。
炙冰使燥[ zhì bīng shǐ zào ]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炙肤皲足[ zhì fū jūn zú ]
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炙鸡渍酒[ zhì jī zì jiǔ ]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
热得烫手。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炙:烤。
质而不俚[ zhì ér bù lǐ ]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质而不野[ zhì ér bù yě ]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质非文是[ zhì fēi wén shì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质疑辨惑[ zhì yí biàn huò ]
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质疑问难[ zhì yí wèn nàn ]
提出疑难问题来讨论;提出疑问以求解答。
质伛影曲[ zhì yǔ yǐng qū ]
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栉比鳞差[ zhì bǐ lín chà ]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栉比鳞次[ zhì bǐ lín cì ]
见〖鳞次栉比〗。
栉比鳞臻[ zhì bǐ lín zhēn ]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
也说沐雨栉风。《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栉:梳头发。沐:洗头。
栉风酾雨[ zhì fēng shī yǔ ]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
栉垢爬痒[ zhì gòu pá yǎng ]
去脏抓痒。比喻清除邪恶。
栉沐风雨[ zhì mù fēng yǔ ]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同“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