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自新之路[ zì xīn zhī lù ]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自信不疑[ zì xìn bù yí ]
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自行其是[ zì xíng qí shì ]
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自寻短见[ zì xún duǎn jiàn ]
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自寻烦恼[ zì xún fán nǎo ]
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自崖而反[ zì yá ér fǎn ]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自业自得[ zì yè zì dé ]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自诒伊戚[ zì yí yī qī ]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自贻伊咎[ zì yí yī jiù ]
指自己招来过错。
自贻伊戚[ zì yí yī qī ]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自以为得计[ zì yǐ wéi dé jì ]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
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用则小[ zì yòng zé xiǎo ]
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自由泛滥[ zì yóu fàn làn ]
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自由放任[ zì yóu fàng rèn ]
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有公论[ zì yǒu gōng lùn ]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自圆其说[ zì yuán qí shuō ]
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自怨自艾[ zì yuàn zì yì ]
《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原意是自己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后只指自我悔恨。艾(yì):治理,改正。
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后用以指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人贵有~。
自作聪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
自以为很聪明(而轻率地说话、办事)。
自作解人[ zì zuò jiě rén ]
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自作门户[ zì zuò mén hù ]
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
自作主张[ zì zuò zhǔ zhāng ]
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恣情纵欲[ zì qíng zòng yù ]
无所节制的任情纵欲。
恣肆无忌[ zì sì wú jì ]
恣:任意,放纵;忌:顾忌,害怕。形容任意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恣睢无忌[ zì suī wú jì ]
恣睢:放纵;忌:顾忌。形容任意作恶,毫无顾忌。
恣无忌惮[ zì wú jì dàn ]
犹肆无忌惮。
恣心纵欲[ zì xīn zòng yù ]
指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恣凶稔恶[ zì xiōng rěn è ]
犹穷凶极恶。
恣意妄为[ zì yì wàng wéi ]
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查询最多的成语
欲罢不能
黄粱美梦
哀毁骨立
男欢女爱
瓢泼大雨
阿鼻地狱
深不可测
蹑手蹑足
阿谀奉承
撒豆成兵
鱼目混珠
戮力同心
别无长物
笑里藏刀
求贤若渴
按图索骥
一丘之貉
不屈不挠
咄咄逼人
扑朔迷离
力不从心
守株待兔
心急火燎
言不由衷
无稽之谈
模棱两可
乐不思蜀
杯弓蛇影
痛定思痛
口蜜腹剑
出奇制胜
从容不迫
自相矛盾
做贼心虚
茅塞顿开
登峰造极
数典忘祖
弃甲曳兵
兴高采烈
望洋兴叹
日薄西山
走马看花
有备无患
急来报佛脚
忧心如焚
锦绣前程
老生常谈
狼子野心
流离颠沛
出言不逊
不可多得
风华正茂
鞭辟入里
道不拾遗
有恃无恐
万死一生
药到病除
名落孙山
愚昧无知
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