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肉锅里煮汤圆
- 肉骨头吹喇叭
- 肉骨头敲鼓
- 吊死鬼打粉插花
- 阴间出赏格
- 芝麻地里撒黄豆
- 灰堆里烧山药
- 有大哥有二弟
- 老虎拖蓑衣
- 老肥猪上屠
- 石头放在鸡窝里
- 东岳庙里二胡
-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
- 牛屎虫搬家
- 五百钱分两下
- 天落馒头
- 元宵滚进锅里
- 土地老爷挖了眼
- 大车拉王八
- 大姑娘养的
- 三年不屙屎
- 三年不洗口
- 三角坟地
-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
-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
-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
- 一二三四五六七
- 拿酱油当可乐喝
- 喝豆腐脑拿牙签
- 上坟烧报纸
- 耗子腰粗
- 大乌龟背上背个小乌龟
- 乌龟翻筋斗
- 乌龟倒立
- 乌龟的屁股
- 芭蕉结果
- 宝玉和湘云哭贾母
- 被窝里喂虎
- 变戏法的亮手帕
- 变戏法的拿块布
- 婊子送客
- 瘪了的唢呐
- 病床上摘牡丹
- 病重不吃药
- 剥葱捣蒜
- 剥开墨鱼皮了肚
- 剥了皮的蛤蟆
- 剥皮的树
- 打开棺材喊捉贼
- 二十一天不出鸡
- 发了霉的葡萄
- 范进中举
- 飞机上生孩子
- 沸水锅里煮螃蟹
- 坟场上舞大刀
- 疯姑娘讲笑话
- 赶车不带鞭子
- 棺材铺的买卖
- 和尚念经
- 猴子拉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