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白水做饭
- 针尖儿上落灰
- 钻头觅缝;莲藕炒粉条;蝎虎子上墙
- 把砒霜放在糖浆里害人
- 鬼晒太阳;绣花针沉海底;黑夜里追人
- 一国三公
- 瞎子看烟火
- 中山狼出了书袋
- 白璧微瑕
- 冬天的蚊子
- 瞎老头跟瘸老伴
- 新婚夜开窗户;剖鱼得珠
- 大象上的跳蚤
- 猪八戒当兵
- 红萝卜开花长了葱;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
- 执上方宝剑的
- 一棵树结两个果;二四六八十
- 一锥子扎在身上
- 无根的浮萍;搬梯子上天
- 烧了庙的土地爷
- 林黛玉葬花;霸王别姬
- 一口吞颗炸弹
- 小鬼见钟馗
- 一斗谷子添一粒;鸡尿湿柴
- 肚子里长瘤子;针吞到肚子里
- 影壁后作揖
- 拜堂的夫妻;雷公菩萨拉稀
- 大刀斩小鸡;大炮打麻雀;看见蚊子就拔剑
- 割上荨麻喂毛驴
- 坐着飞机放广播
- 刀尖上跳舞;洞庭湖上踩钢丝
- 一个母牛生的犊;一群老鸦朝南飞
- 十二月里说梦
- 秀才卖菜
- 翻潭的老鳖
- 卖什么吆喝什么
- 白素贞借伞
- 打伞晒毛巾;作揖抓脚背;卖糖的看戏;逮兔子打狐狸
- 李双双的脾气
- 耗干了油的灯火;盐碱地的庄稼
- 白骨精演说
- 擦胭脂亲嘴;被打破嘴的骂大街
- 胸口挂灯笼
- 上了弦的箭;眼前埋地雷
- 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
- 苏秦拜相还乡
- 属哈巴狗的;水里的鱼儿
- 傻子问路
- 月亮底下看影子
- 长工的住房;两手攥空拳
- 单眼儿看老婆;独眼龙看书
- 云端里看厮杀;秀才看热闹;站在高处看打架
- 老太太吃炒蚕豆
- 飞机上栽跟头;山顶石头掉进沟
- 闭眼吃毛虱;瞎子看花脸
- 三本丢了两本
- 夫妻两唱小调
- 航空公司开业
- 水里的蛤蟆
- 大家提意见;两口子打官司;石头蛋腌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