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刘备轻看庞统
- 半夜里放炮;楚庄王猜谜语
- 大庙里娘娘;土地横匾
- 公安局长蹲监狱
- 一窝没王的蜂子
- 死人多口气
- 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 包大人铡陈世美;汉高祖斩白蛇
- 对着舞台搞对象
- 叉草人点火
- 皇帝爷开金口
- 十窍通九窍;大杆杖吹火;扁担吹火;眼瞎耳聋鼻塞嘴哑
- 七寸蛇配疥酒;蛇吞蝎子;蝎子战蜈蚣
- 大年初一吃面条;新媳妇下地
- 贼眼里净小偷
- 水洗玻璃
- 顺着竹筒往外看;针眼里观景
- 西瓜皮揩屁股;西瓜地里放野猪;屁股坐在鸡蛋上
- 嘴巴上挂油瓶;夜耗子上灯台
- 又要公羊,又要喝奶;土楼里造飞机;瞎子不知阴天
- 沙锅捣蒜
- 吕布挺矛
- 花工师傅的把式
- 乌梅打开苞;放大镜照臭虫
- 公路上的警告牌
- 戏台上的夫妻;缺嘴咬虱子
- 梳头阿姨买鳖鱼吃;梳头姑娘吃火腿
- 裁缝剪衣
- 八仙桌子
- 咸菜烧鲤鱼
- 卫星上天;坐火箭上月球
- 流言生蜚语
- 刺猬钻进蒺藜堆;绣花姑娘打架
- 大众看电影
- 刀劈茅竹
- 糯米糕粘嗓子
- 捉黄鳝掉笆笼;金弹子打鸟儿
- 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树顶奏唢呐
- 白瓦壶好看;号筒里塞木头;属瓶子的;小和尚念经
- 一耳光打在小秃头上
- 笨姑娘剪鞋样
- 拿着谜语猜不出
- 衙役棒打叫化子
- 新郎官揭盖头;三堂审苏三
- 五金厂上班;铁匠使凿子
- 土罐里的螺蛳
- 地图上量距离
- 蔺相如回车避廉颇
- 二大妈的针线篮儿
- 以卵投石;鸭子拉车;螳臂挡车
- 双拳击了太阳穴
- 坐旗杆顶上照放大镜;眼睛生在眉毛上
- 王羲之看鹅
- 铺盖窝听广播;槟榔树下弹琴
- 鸡窝里的蚂蚱
-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 一个人蒙在被子里放屁;大兴县的横披
- 园地里挖白菜
- 一人做不了百人饭;一人难趁百人意
- 捏着鼻子哄眼睛;捂着耳朵偷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