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萤火虫落在秤杆上
 - 王八拍着盖子吹牛
 - 林冲上梁山;鼻子上推小车;船头上跑马
 - 十字街头贴告示
 - 强盗抓小偷
 - 一个人吹号又打鼓;打着鼓吹口哨;癞蛤蟆敲大鼓
 - 聋子看哑剧;打准腹部
 - 三门峡的石峰
 - 蜘蛛结网
 - 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 和尚面前骂秃驴
 - 按劳分配口粮;哥俩分家
 - 搬石头打脑袋
 - 床上放枕头
 - 一块石头打两只斑鸠
 - 属泥翁的
 - 黄鼠狼戴缨帽儿
 - 大王庙里的看门神;打猫儿吓贼;两个瞎子划拳
 - 斑马的脑袋;脑袋上走蚂蚁
 - 导游者领路
 - 心口窝生笋子;肚脐眼上长竹子;笔杆子吞进肚
 - 坟地里睡个酒鬼;酒缸边搭床铺
 - 大肚子踩钢丝;鼻梁骨上推车子
 - 长衫子改夹袄;瞎子背跛子
 - 雪美人往怀里抱
 - 坐直升飞机
 - 一锅滚开水;八卦炉里睡觉
 - 火焰驹上路
 - 看见骆峰当肿背;蜀犬吠日
 - 土地爷离了庙
 - 三个小鬼丢了两
 - 三担牛粪六筲箕
 - 水龙头下洗脑袋
 - 水牛身上的毫毛
 - 叫花子坐鸳鸯轮
 - 十二只轮船出海;蜘蛛网
 - 棺材搁在树桠里
 - 无舵的船;发大水放排
 - 瞎子看灶火
 - 寡妇选郎;雕塑匠手里的泥巴
 - 披着西装穿草鞋
 - 鸡长牙齿蛋长毛;高粱秆上结茄子;葫芦藤上结番瓜
 - 竹竿上晒衣服;脱手的皮球;棒槌丢在刺蓬里
 - 一只麻雀钻进树林里
 - 一肚子加减乘除;佛爷数素珠;胸口挂算盘;瞎子吃汤圆
 - 二八月的衣服
 - 大茶壶升老板;包脚布当孝帽;王八拜玉皇;坐直升飞机
 - 鸡披袍子狗戴帽
 - 请君入瓮
 - 獾子怕山猫
 - 鸡脑袋上插鹅毛
 - 王羲之手书
 - 乡下人撒尿
 - 凳子上钻窟窿;刷子掉了毛
 - 画笔敲鼓;染坊门里吹笛子
 - 厕所挂铃
 - 头上泼勺油
 -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 鼻窟窿望人
 - 啄木鸟吃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