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外母睇女婿
 - 包袱挂门闩
 - 生兹猫
 - 生虾落油镬
 - 生草药
 - 生白果
 - 生水芋头
 - 奶妈凑仔
 - 四方木
 - 奶妈抱仔
 - 光棍佬教仔
 - 石罅米
 - 石头磨剃刀
 - 石湾公仔
 - 陈显南卖告白
 - 石地堂,铁扫把
 - 正一陈显南
 - 打烂沙盆
 - 石马无能
 - 打斋鹤
 - 东莞佬卖席
 - 东莞佬猜枚
 - 平洲奶妈
 - 升米浆条裤
 - 反转猪肚
 - 风扇底下倾偈
 - 风吹芫荽
 - 乌龟过门槛
 - 公用电话
 - 水浸塔顶
 - 阎王殿大罢工
 - 无息贷款
 - 人生地不熟
 - 米水冲凉
 - 社坛土地
 - 双门底卖古董
 - 五行缺金
 - 切肉离皮
 - 孔夫子搬屋
 - 冇尾烧猪
 - 冇耳藤箧
 - 木筲箕
 - 木工刨树
 - 瓦荷包
 - 王老吉
 - 火烧灯芯
 - 一只筷子食豆腐
 - 三行佬做门
 - 土地灯笼
 - 乞儿煮粥
 - 小偷被狗咬
 - 上山捉蟹
 - 飞机运茶壶
 - 马骝生臭狐
 - 大喉榄
 - 大肚婆行钢丝
 - 大花筒
 - 入网鱼,进笼虾
 - 八十岁翻头嫁
 - 半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