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冇尾飞陀
 - 戥穿石(邓穿石)
 - 疍家鸡见水
 - 猪笼入水
 - 剃刀门楣
 - 市桥蜡烛
 - 神仙过铁桥
 - 扭纹柴
 - 冇米粥
 - 乌蝇搂马尾
 - 龙舟棍
 - 龙舟菩萨
 - 乌蝇遛马尾
 - 寒天饮凉水
 - 返潮话梅(厨房阶砖)
 - 洗脚不抹脚
 - 阿奇生阿奇
 - 贼仔入学堂
 - 夜半食黄瓜
 - 咸榄煲茶白榄
 - 陆荣廷睇相
 - 菠萝鸡
 - 阿贵买布
 - 关公细佬
 - 绣花袋仔
 - 瓦靴
 - 盲公开眼
 - 乾隆皇契仔
 - 密底算盘
 - 问和尚啰梳
 - 白鸽眼
 - 鱼生粥
 - 单眼佬睇女婿
 - 棚尾拉箱
 - 白菜煮豆腐
 - 老鼠拉龟
 - 航空母舰
 - 交通灯
 - 杉木灵牌
 - 老鼠跌落天平
 - 白糖炒凉瓜
 - 塘边鹤
 - 周先生教书
 - 番婆大肚
 - 单眼佬睇榜(亚单睇榜)
 - 十几人食一份烟
 - 阿驼行路
 - 火浸眼眉
 - 火烧棺材
 - 晒菲林
 - 顺风屎艇
 - 冇毛鸡打交
 - 冇勾秆
 - 冇耳茶煲
 - 冇柄士巴拉
 - 老鼠尾生疮
 - 口水多
 - 过大海
 - 买蓝筹
 - 赚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