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灶王爷吃早山山
- 金簪上锈
- 门里不出,门里不进
- 泼泔水拿着箩
- 坟坛上撒花椒
- 面店里踢一脚
- 甏中点火
- 叫化子发狂
- 乌龟爬上讲台
- 黄鼠狼赶集
- 寸铁分门
- 弄把戏的作揖
- 包拯铡包勉
- 满姑娘咳嗽
- 鞭梢上拴两个蛤蟆
- 荒年旱月的苞米楼子
- 胳膊扭大腿
- 鸭巧的枪干柴
- 老奶奶哄孙孙儿
- 屁股挎炸弹
- 小囡吃粽子
- 麻袋里装铁钉
- 泡菜卤加醋
- 阴沟里洗手
- 熟食店里的油条
- 瓢把上记账
- 盲佬睇告示
- 娃娃玩的糖人儿
- 大海一滴水
- 乌鸦当响导
- 米田里的泥鳅
- 海蜇戴帽子
- 养蜂的赶集
- 谐趣园的殿堂
- 后山石头
- 盐场上的碌碡
- 电杆当筷子
- 对着聋子说话
- 秃子枕着门坎睡
- 肚板油太厚了
- 半瓶子醋
- 蟛蜞裹馄饨
- 婊子嫁人
- 烟筒尾烤番薯
- 提上口袋倒核桃
- 水推沙子
- 罗锅腰上树
- 老太婆出血
- 琵琶精进了算命馆
- 夹上唢呐丢盹
- 人从矮门过
- 碓窝里舂米
- 蝎子蜈蚣拜把子
- 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来
- 蝎子驮马蜂
- 婆媳睡一床
- 属蚂蚱的
- 木门对木门
- 阎王爷挎个听诊器
- 西瓜掉到油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