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黑地里切谷子
- 空棺材下田
- 乱葬坟里唱戏
- 阎王爷拉琴子
- 屁股后面打夹匙
- 太极拳的脾气
- 铁匠炉的料
- 最远的邻舍
- 烙饼卷蚂蚱
- 爹要馄饨娘要面
- 老公公背儿媳过河
- 灶王爷演戏
- 郭呆子认不得塘涵眼
- 老西回家
- 吊斜风吹笛子
- 官打皂隶
- 楼窗上走人
- 船上人充油灰
- 麻子开会
- 阎王说谎
- 上方山的阴债
- 嘴唇上涂石灰
- 叫化子打难民
- 乌龟摔在靛缸里
- 蚱蜢屁股
- 火箭打苍蝇
- 烟囱管里挂钩子
- 两口子抬床
- 许仙碰见白娘子
- 口渴遇见卖茶人
- 尿灌的起波浪
- 屎壳螂戴蛤蟆镜
- 竹丝园叫亲家
- 不吃羊肉羊膻臭
- 羌寨的路
- 手指下的算盘珠
- 落雨天祭墓
- 鸡蛋里拣骨头
- 腊月三十看皇历
- 瓦沟里滚胡桃
- 衙役打他老头
- 坟里筛灰
- 陈记媳妇哭爷爷
- 包谷酒
- 刀尖上踩高跷
- 脚踏车撵汽车
- 受潮的麻花
- 求上抹辣箕了
- 穿山甲走路
- 火把换灯笼
- 热水烫脚气
- 佳字靠横仁
- 大男小
- 挑胆子长征
- 禾头下出稗子
- 拉虾须过河
- 屎桶里洗萝卜
- 奸臣的对头
- 瞎佬机地
- 新媳妇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