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矬子爬墙头
- 矬子骑骆驼
- 错把驼峰当肿背
- 错把洋芋当天麻
- 错公穿了错婆鞋
- 搭房子封屋顶
- 搭棚子卖绣花针
- 搭起牌楼卖酸枣
- 搭起戏台卖酸枣
- 搭人梯过城墙
- 搭梯子上天
- 褡裢(da lian中间开口的长方形口袋)背水
- 打靶不中
- 打靶中靶心
- 打饱嗝带放屁
- 打不完的官司
- 打不着狐狸弄身臊
- 打草人拜石像
- 打赤脚赶场
- 打出的子弹射出的箭
- 打出枪膛的子弹
- 打醋的进当铺
- 打灯笼走亲戚
- 打电话遇忙音
- 打断了的胳膊
- 打发闺女娶媳妇
- 打更人睡觉
- 打鼓不打面
- 打官司的上堂
- 打火机点烟袋锅
- 打架脱衣服
- 打酒只问提壶人
- 打开笼子放了雀
- 打开密罐又撒糖
- 打瞌睡的捡了个枕头
- 打烂的油瓶
- 打烂门牙咽肚里
- 打了败仗的士兵
- 打了瓶子洒了油
- 打了霜的烟叶
- 打猎放羊
- 打猎人瞄准
- 打锣卖糖
- 打麦场上撒网
- 打乒乓玩排球
- 打破的镜子
- 打破脑袋不喊痛
- 打破脑袋拿扇子扇
- 打破沙锅问(璺)到底
- 打枪不瞄准
- 打煞男人,吓唬公婆
- 打煞爷讨娘喜欢
- 打上黑脸照镜子
- 打手击掌
- 打手赛拳
- 打水摇辘轳(lu lu)
- 打死儿子毒死闺女
- 打死儿子招女婿
- 打死扣的绳结
- 打死蚂蚁踩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