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怕死碰见鬼子兵
- 怕死碰见送葬的
- 拍马屁的拍上了大腿
-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
-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 拍拍屁股就走
- 拍一下肩膀屁股痛
- 拍一下脑壳脚底动
- 排笔绘画
- 排队梳辫子
- 潘仁美挂帅
- 潘仁美会严嵩
- 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的斧头
- 盘古王耍拨浪鼓
- 盘山公路上开车
- 盘子里生豆芽
- 判官办案
- 判官错点生死簿
- 判官的女儿
- 判官跌跤子
- 判官拍照
- 判官敲门
- 判官娶媳妇
- 判官讨饭
- 判官头上抹糨子(jiang zi糨糊)
- 判官玩魔术
- 判官演魔术
- 判决书做衣裳
- 盼望长空裂大缝
- 螃蟹穿在柳条上
- 螃蟹的脚杆
- 螃蟹洞里打架
- 螃蟹断了爪
- 螃蟹夹鸡蛋
- 螃蟹教子
- 螃蟹拉车
- 螃蟹满地爬
- 螃蟹爬到当路上
- 螃蟹娶亲
- 螃蟹上吊
- 螃蟹上树
- 螃蟹吐沫
- 螃蟹吐唾沫
- 螃蟹造反
- 胖大海掉进黄莲水
- 胖老婆骑瘦驴
- 胖嫂骑瘦驴
- 胖子排横队
- 抛了锚的汽车
- 抛球招亲
- 炮打老帅
- 炮弹打在炮筒里
- 炮弹进炮膛
- 炮台上的麻雀
- 炮筒里的炮弹
- 炮筒里装针
- 炮仗(爆竹)捻的脾气
- 炮仗炸碾盘
- 袍子改袄
- 跑步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