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跑了耗子捉狐狸
-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
- 泡软的豆子
- 泡软了的豆子
- 泡桐树锯菜板
- 泡透的土墙
- 喷火器的脾气
- 盆子里摆鸡蛋
- 盆子里摆山水
- 嘭嘭响的西瓜
- 彭祖遇寿星
- 膨胀的皮球
- 捧土加泰山
- 捧着金碗讨饭
- 捧着金碗要饭吃
- 捧着泥鳅玩
- 捧着书本骑驴
- 碰到南墙不回头
- 披大氅(chang大衣)偷烟袋
- 披虎皮上山
- 披麻袋上朝
- 披蓑衣救火
- 披蓑衣上朝
- 披蓑衣钻篱笆
- 披西装穿草鞋
- 披着虎皮进村
- 披着破被子上朝
- 披着蓑衣啃红薯
- 砒霜里浸辣椒
- 劈开房梁做火把
- 皮包商做生意
- 皮坊的老板
- 皮裤套棉裤
- 皮裤套皮裤
- 皮箩里洗虾公
- 皮球擦油
- 皮球打蜡
- 皮球掉进面茶里
- 皮球掉在油缸里
- 皮球落水
- 皮球上戳了一刀
- 皮球上磨刀
- 皮软骨头硬
- 皮条打人
- 皮鞋打蜡
- 屁股底下安弹簧
- 屁股上插针
- 屁股上长疮
- 屁股上打花脸
- 屁股上吊棒槌
- 屁股上吊蒲扇
- 屁股上画眉眼
- 屁股上锯锯子
- 屁股上拴石头
- 屁股上捅一刀
- 屁股上扎蒺藜(ji li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皮有尖刺)
- 屁股坐在别人的脑袋上
- 屁股坐在鸡蛋上
- 屁股坐竹凳
- 乒乓球打七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