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冻轮[ dòng lún ]
冰轮。比喻又圆又明的月亮。
冻馁[ dòng něi ]
寒冷饥饿;受冻挨饿:~而死。无~之忧。
冻凝[ dòng níng ]
1.因遇冷而凝结。2.引申为凝聚。
冻浦鱼惊[ dòng pǔ yú jīng ]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冻钦钦[ dòng qīn qīn ]
形容冷得发抖。
冻青[ dòng qīng ]
树木名。即冬青。
冻泉[ dòng quán ]
寒凉的泉水。
冻雀[ dòng què ]
寒天受冻的鸟雀。
冻雀唐昭[ dòng què táng zhāo ]
指 唐昭宗 受 朱温 胁迫,由 长安 迁都 洛阳 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元年》:“﹝春正月﹞甲子,车驾至 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復为汝主矣!’馆於 兴德宫,谓侍臣曰:‘鄙语云:“紇干 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乐处。”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霑襟,左右莫能仰视。”后因以“冻雀唐昭”为典,指处于穷途末路境地的帝王。柳亚子《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半壁匆匆三易主,君王神武有谁陪?官蛙 晋惠 原庸主,冻雀 唐昭 岂霸才!”自注:“永历帝。”
冻人[ dòng rén ]
受冻之民。
冻伤[ dòng shāng ]
机体的组织由于低温而引起的损伤。轻的皮肤红肿,灼痛或发痒,重的皮肤起水疱,最重的引起皮肤、肌肉甚至骨骼坏死。
冻石[ dòng shí ]
一种可作印章和工艺品的石料。俗称蜡石。其质地细密滑润,透明如冻,故称。
冻树[ dòng shù ]
谓寒霜凝结在树木上,包裹住枝条。
冻笋[ dòng sǔn ]
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宋 苏轼《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宋 苏轼《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宋 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冻天行[ dòng tiān xíng ]
时症名。即伤寒病。
冻土[ dòng tǔ ]
所含水分冻结成冰的土壤或疏松的岩石:~区。~地带。
冻雪[ dòng xuě ]
犹冰雪。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唐 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冻研[ dòng yán ]
冻砚。
冻砚[ dòng yàn ]
结冰的砚台。
冻液[ dòng yè ]
谓冰雪融化成的水。
冻饮[ dòng yǐn ]
冰冻的酒或饮料。
冻芋[ dòng yù ]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冻樾[ dòng yuè ]
清凉的树荫。
冻云[ dòng yún ]
严冬的阴云。唐 方干《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宋 陆游《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清 纳兰性德《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陆嵩《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鲁迅《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冻蛰[ dòng zhé ]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冻瘃[ dòng zhú ]
冻疮。
侗长[ tǒng cháng ]
长大。
侗侗[ tǒng tǒng ]
长大貌。
侗剧[ dòng jù ]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侗族聚居的地区。
侗戏[ dòng xì ]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广西、湖南 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 清 嘉庆、道光 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
侗族[ dòng zú ]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51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侗族大歌[ dòng zú dà gē ]
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峒兵[ dòng bīng ]
宋 乡兵之一。以峒人壮丁编组而成。
峒丁[ dòng dīng ]
1.峒人。2.峒兵。
峒户[ dòng hù ]
峒人人家。
峒人[ dòng rén ]
西南地区聚居于山区的少数民族。
峒室[ dòng shì ]
在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及办公用的巷道。
恫瘝[ tōng guān ]
病痛,疾苦。
恫鳏[ tōng guān ]
见“恫瘝”。
恫骇[ dòng hài ]
恐吓;吓唬。
恫喝[ dòng hē ]
恐吓。
恫悔[ tōng huǐ ]
痛悔。
恫矜[ tōng jīn ]
见“恫瘝”。
恫惧[ dòng jù ]
恐惧。
恫恐[ tōng kǒng ]
恐惧。
恫扰[ dòng rǎo ]
动乱。
恫吓[ dòng hè ]
威吓(hè);吓 唬(xiàhu)。
恫胁[ dòng xié ]
恐吓威胁。
恫心[ dòng xīn ]
痛心。
恫疑[ dòng yí ]
1.疑惧。2.见“恫疑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