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大厦将颠[ dà shà jiāng diān ]
比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
高楼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将来临的崩溃局势。
大仙[ dà xiān ]
1.神仙。2.巫师。
大闲[ dà xián ]
基本的行为准则。语本《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新唐书·卓行传赞》:“节谊为天下大闲。”宋 陆游《自勉》诗:“节义实大闲,忠孝后代看。”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赠余铁香序》:“然自念大闲未逾,虽丛谤集身,几至危殆,卒未有荡去绳检,辱身辱先者。”
大弦[ dà xián ]
古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粗弦,即宫声弦。
大弦子戏[ dà xián zǐ xì ]
亦称“大弦戏”。戏曲剧种。流行于 山东 西南部和 河南 滑县 一带。渊源于 元 明 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大贤[ dà xián ]
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
大咸[ dà xián ]
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尧时的乐舞。又称“咸池”。2.传说中的山名。
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
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运动员在赛场上~。
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
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大岘[ dà xiàn ]
1.山名。在山东省临胊县东南,即穆陵关,旧称齐地天险。2.山名。在安徽省含山县,又名赤焰山。
大限[ dà xiàn ]
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迷信)。
大宪[ dà xiàn ]
旧时府吏对上司的称呼。
大宪台[ dà xiàn tái ]
明 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大都宪”。
大献[ dà xiàn ]
1.谓献捷于祖庙。2.丰厚的供献。
大相国寺[ dà xiàng guó sì ]
在今 河南 开封 市。本 北齐 大建国寺,天保 六年建,后废。唐 为 歙州 司马 郑审 宅,旋施僧重建寺。唐睿宗 以旧封 相王,赐额改名 相国寺。宋 至道 二年重建,题名 大相国寺。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每月开放五次,为买卖货物之大市场。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 时相继重修。明 末为河沙淤没。清 顺治 重建,乾隆 重修,题名 古汴名蓝。参阅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宋 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相国寺》、明 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
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
大祥[ dà xiáng ]
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郑玄 注:“又,復也。”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汉 魏 以来时君行丧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举行大祥祭礼。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宋 皇室行丧,小祥、大祥之礼皆举行两次。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羣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服纪下》。
大享[ dà xiǎng ]
合祀先王的祭礼。《书·盘庚上》:“兹予大享於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孙星衍 疏:“大享,即《礼记》大饗也。”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祐 二年、嘉祐 七年秋季大享,皆以 大庆殿 为明堂。”
大飨[ dà xiǎng ]
1.合祀先王的祭礼。《礼记·礼器》:“大饗其王事与?”郑玄 注:“谓祫祭先王。”《荀子·礼论》:“大饗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杨倞 注:“大饗,祫祭先王也。”2.遍祭五方天帝。《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饗帝。”郑玄 注:“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曲礼》曰‘大饗不问卜’,谓此也。”3.谓天子宴饮诸侯来朝者。《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饗不入牲。”郑玄 注:“大饗,饗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郑玄 注:“大饗,谓饗诸侯来朝者也。”4.指上级以酒食慰劳下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於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巡 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啗众,寧惜一妾而坐观士飢?’乃杀以大饗。坐者皆泣,巡 彊令食之。”
大项[ dà xiàng ]
称大词。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谓项的概念。如在三段论“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中,“导电”就是大项。
大象[ dà xiàng ]
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2.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 干宝《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 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 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唐 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4.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大象口里拔生牙[ dà xiàng kǒu lǐ bá shēng yá ]
从象口中拔牙。比喻不好惹;惹不起。
大象棋[ dà xiàng qí ]
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大箫[ dà xiāo ]
编管吹奏乐器名。其形参差象凤翼。
大嚣[ dà xiāo ]
太白星的别名。
大小[ dà xiǎo ]
1.指大小的程度:这双鞋我穿上~正合适。2.辈分的高低:不分~。没~。3.大人和小孩儿:全家~五口。大大小小六个人。4.或大或小(多偏于小),表示还能算得上:~是个干部。~也是笔生意。
大小大[ dà xiǎo dà ]
偌大;多么。
大小杜[ dà xiǎo dù ]
指 唐 代诗人 杜甫 和 杜牧。
大小虎[ dà xiǎo hǔ ]
指 广东 南部 珠江 口的 大虎山 和 小虎山。两山相峙如门,称 虎门,为海防要塞。
大小姐[ dà xiǎo jiě ]
1.旧时对人家女儿的敬称。2.特指长女。
大小米[ dà xiǎo mǐ ]
宋 代 米芾、米友仁 父子擅长书画,世称“大米”与“小米”,合称“大小米”。
大小年[ dà xiǎo nián ]
果树果实产量在年际间出现明显差异的现象。是果树生长与结果、养分积累与消耗不协调的结果。
大小阮[ dà xiǎo ruǎn ]
指 三国 魏 后期诗人 阮籍 与其兄子 阮咸。二人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世称 阮籍 为 大阮。
大小山[ dà xiǎo shān ]
即大山小山。
大小宋[ dà xiǎo sòng ]
1.指宋宋庠、宋祁兄弟。2.指元宋知柔与族弟子贞。
大小苏[ dà xiǎo sū ]
北宋 文学家 苏轼 及其弟 苏辙,俱有文名,世称“大苏”与“小苏”,合称“大小苏”。
大小夏侯[ dà xiǎo xià hóu ]
指 汉 今文《尚书》学者 夏侯胜、夏侯建。
大小谢[ dà xiǎo xiè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族弟 惠连,并以诗名,时称 灵运 为 大谢,惠连 为 小谢。又,南朝 齐 诗人 谢朓,人称 小谢,与 灵运 亦并称大小 谢。参见“小谢”。
大小学士[ dà xiǎo xué shì ]
指 明 沉度 及弟 粲。
大小子[ dà xiǎo zi ]
1.年龄略大的童仆。2.男孩子。
大校[ dà xiào ]
军衔,校官的一级,高于上校。
大写[ dà xiě ]
1.汉字数目字的一 种笔画繁多的写法。如一写作“壹”,十写作“拾”,百写作“佰”等。多用于填写款项凭证。与“小 写”相对。2.某些拼音字母中一种写法。如拉丁字母的A、B、C(小写为a、b、c)等。多用于句首和专名 的第一个字母。与“小写”相对。
大卸八块[ dà xiè bā kuài ]
谓支解人体。
大心[ dà xīn ]
1.志向大,有抱负。2.谓傲慢自大。3.复姓。
大昕[ dà xīn ]
昕:黎明。天亮。
大信[ dà xìn ]
大潮。
大兴安岭[ dà xīng ān lǐng ]
在黑龙江、吉 林、辽宁三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1 100—1 400米,山顶浑圆,东 陡西缓。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
大兴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
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大星[ dà xīng ]
1.星宿中大而亮者。2.喻杰出的人物。3.指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