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干燋[ gàn jiāo ]
同“乾焦”。
干酵母[ gàn jiào mǔ ]
由新鲜酵母经过干燥而制成。分为面包发酵用及医药原料用两种,前者是以新鲜酵母在低温(40℃以下)烘干,所得成品含有80%以上活酵母细胞;后者是将新鲜酵母自溶并灭菌后,经较高温干燥,所得成品除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蛋白质约40%以上。干酵母还可用作饲料。所制成干酵母片可用以防治B族维生素缺乏症。
干结[ gān jié ]
含液体少,发硬:大便~。
干捷[ gàn jié ]
谓办事干练敏捷。
干竭[ gān jié ]
枯竭。《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彊中乾”晋 杜预 注:“外虽有彊形而内实乾竭。”《法苑珠林》卷十九:“復一比丘梦见四十里泉水皆乾竭,华悉零落。”
干尽[ gàn jìn ]
精光无余。《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又有那纸店里的纸,棉花店里的棉花,又是搬个乾尽。”
干劲[ gàn jìn [ gān jìn ]]
[ gàn jìn ]〈名〉做事的劲头。[ gān jìn ]〈名〉替别人助声势所用的力气。
干进[ gàn jìn ]
谋求仕进。
干禁[ gàn jìn ]
犯禁。
干旌[ gàn jīng ]
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干旍[ gàn jīng ]
干旌。
干精[ gān jīng ]
天的精气。
干景[ gān jǐng ]
指帝王。
干警[ gàn jǐng ]
公安、检察、法院部门中干部和警察的合称。
干净[ gān jìng ]
1.没有尘土、杂质等:孩子们都穿得干干净净的。2.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笔下~。办事~利落。3.比喻一点儿不剩:打扫~。消灭~。
干凈地[ gàn jìng dì ]
干净地;宁静的地方。
干凈利落[ gān jìng lì luò ]
1.清洁整齐。2.简洁,不拖泥带水。
干凈利索[ gàn jìng lì suǒ ]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干凈土[ gàn jìng tǔ ]
干净地。
干九[ gān jiǔ ]
《易.干.文言》:"干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义:"言干元用九,见与他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后以"干九"称帝德。
干酒[ gān jiǔ ]
没有甜味的酒。如干白、干红、干啤。“干”是英语dry的直译。
干咎[ gàn jiù ]
自取罪咎。
干局[ gàn jú ]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
干具[ gàn jù ]
谓才能器局。
干剧[ gàn jù ]
谓处理繁剧的事务。
干倔[ gàn juè ]
生硬倔强。
干钧[ gàn jūn ]
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
干咳[ gān ké ]
只咳嗽,没有痰。
干渴[ gān kě ]
口干想喝水。
干叩[ gàn kòu ]
拜谒;求见。
干枯[ gān kū ]
1.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的树叶。2.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3.干涸:~的古井。
干哭[ gān kū ]
没有眼泪的哭。
干贶[ gān kuàng ]
上天之赏赐。
干腊[ gàn là ]
1.干肉。2.犹枯竭。3.乾腊:1.干肉。《金史·世宗纪下》:“辽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4.指尸体干枯不坏。5.指干梅。《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云山之上,其实乾腊。’郭璞注:‘腊,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干辣辣[ gàn là là ]
形容因受到强烈刺激而产生的难受感觉。
干兰[ gàn lán ]
亦作“干阑”。亦作“干栏”。我国古代流行于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
干栏[ gàn lán ]
见“干兰”。
干阑[ gàn lán ]
见“干兰”。
干痨[ gàn láo ]
即乾血癆。
干老子[ gàn lǎo zi ]
即干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乾老子又帮他忙,於是娶了一房妻子,成了家。”陈登科《活人塘》十二:“﹝ 张学海 ﹞拜 孙在涛 做干老子,跑到 淮上 当二皇,做汉奸。”
干涝[ gàn lào ]
干旱和水涝。清 谢启昆《解州盐池歌》:“连年渠堰少乾涝,长垣委积丰比櫛。”
干酪[ gān lào ]
牛奶等发酵、凝固制成的食品。
干雷[ gàn léi ]
1.无雨伴随的雷。茅盾《雷雨前》:“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2.西北方的响雷。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干累[ gān lèi ]
1.连累。2.乾累:白白地牵累。
干冷[ gān lěng ]
状态词。(天气)干燥而寒冷:刮了一夜西北风,~~的。
干礼[ gān lǐ ]
用钱代替礼品送的礼。
干理[ gàn lǐ ]
1.治理;料理。2.谓干练有理事之才。
干力[ gàn lì ]
1.谓堪任其事的能力。《宋书·沉攸之传》:“初,攸之 招集才力之士,随郡 人 双泰真 有干力,召不肯来。”宋 范仲淹《胡公神道碑》:“由是民不被楚,吏不坐责,其干力如此。”明 李东阳《翰林吴封君墓表》:“君内负干力,奋自树植。”2.古代一种供官吏役使的奴仆。《新唐书·沉既济传》:“建中 二年,詔中书、门下两省,分置待詔官三十,以见官、故官若同正、试、摄九品以上者,视品给俸,至廪、餼、干力、什器、舘宇悉有差。”宋 徐铉《稽神录·黄鲁》:“徐三诲 为抚州録事参军,其下干力 黄鲁 者,郡之俚人。”3.指体力强健。《北史·李崇传》:“崇 辞於 显阳殿,戎服武饰,志气奋扬,时年六十九,干力如少。”
干历[ gān lì ]
骚扰。
干吏[ gàn lì ]
本指古代一种地位低下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