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淮白[ huái bái ]
鱼名。
淮甸[ huái diàn ]
淮河 流域。
淮渎[ huái dú ]
指 淮河。
淮服[ huái fú ]
淮河 流域。《晋书·周浚刘乔等传论》:“向若违左袵於 伊川,建右社於 淮 服……犹足以紓难缓亡。”南朝 齐 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兹岭復巑岏,分区奠淮服。”唐 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余二十年间,三守 吴门,一蒞 淮 服,嘉树芳草,性之所耽。”
淮河[ huái hé ]
中国大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在江苏省分别注入黄海和长江。长约1,000千米。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南北分界线。
淮橘为枳[ huái jú wéi zhǐ ]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比喻随着环境的改变,事物的性质也变了。《晏子春秋·杂下》:“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枳(zhǐ)。
淮南八公[ huái nán bā gōng ]
1.指汉淮南王刘安八位门客。2.后世传说为神仙。
淮南法[ huái nán fǎ ]
见“淮王术”。
鼓誉[ gǔ yù ]
1.吹嘘。2.称扬。
鼓员[ gǔ yuán ]
鼓师。
鼓院[ gǔ yuàn ]
宋 代官署名。登闻鼓院的略称。
鼓钥[ gǔ yuè ]
1.鼓与钥。2.吹钥。
鼓跃[ gǔ yuè ]
鼓舞踊跃。
鼓造[ gǔ zào ]
枭。一说,虾蟆。
鼓噪[ gǔ zào ]
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一时。
鼓盏[ gǔ zhǎn ]
敲击酒杯。《西游补》第五回:“緑珠 听罢,鼓盏自拆:妾珠一斗,妾泪万石,今夕 握香,他年 傅雪。”
鼓涨[ gǔ zhǎng ]
见“鼓胀”。
鼓掌[ gǔ zhǎng ]
拍手,多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当贵宾们进入会场时,大家热烈~。
鼓胀[ gǔ zhàng ]
凸起;胀起:手背上暴出几条~的青筋。中医指由水、气、淤血、寄生虫等原因引起的腹部膨胀的病。也作臌胀。
鼓胀胀[ gǔ zhàng zhàng ]
1.形容鼓胀的样子2.塞得鼓胀胀的书包3.形容膨胀的样子。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九章:“海风把一叶叶船帆吹得鼓胀胀的,宛如一只只美丽的大蝴蝶,正在展翅飞舞。”《诗刊》1978年第5期:“月光下,看奶牛那鼓胀胀的乳头,奶汁淌下来了,一滴一滴。”
鼓棹[ gǔ zhào ]
亦作“鼓櫂”。划桨。
鼓震[ gǔ zhèn ]
谓鼓声高鸣。
鼓征[ gǔ zhēng ]
谓击鼓召众。
鼓钲[ gǔ zhēng ]
1.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2.借指军中将帅。
鼓筝[ gǔ zhēng ]
1.弹筝。2.草名。又名结缕。贴地蔓生,根如线相结。
鼓智[ gǔ zhì ]
运用智慧。
鼓钟[ gǔ zhōng ]
1.见“鼓鐘”。2.亦作“鼓钟”。敲钟。3.鼓与钟。4.山名。5.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鼓众[ gǔ zhòng ]
1.击鼓聚集众人。《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救水以鼓众。”杨士勋 疏:“鼓众者,谓击鼓聚众也。”2.激励众人。汉 扬雄《<法言>序》:“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於中和。”宋 苏舜钦《<石曼卿诗集>序》:“而 曼卿 之诗,又特振奇发秀。盖取古之所未至,託讽物象之表,警时鼓众,未尝徒役。”
鼓柷[ gǔ zhù ]
敲击柷。柷,古乐器名。古代奏乐之初,必先击柷。
鼓筑[ gǔ zhù ]
击筑。
鼓铸[ gǔ zhù ]
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
鼓铸局[ gǔ zhù jú ]
元 代制造钱币的官署。《元史·百官志八》:“诸路宝泉都提举司,至正 十年十月置。其属有鼓铸局,正七品;永利库,从七品。掌鼓铸 至正 铜钱,印造交钞。”
鼓转[ gǔ zhuǎn ]
更鼓转换。表示时间推移。
鼓壮[ gǔ zhuàng ]
雄壮。
鼓子[ gǔ zǐ ]
1.春秋时鼓国的国君。2.古军中乐器。3.见“鼓子花”。
鼓子船[ gǔ zǐ chuán ]
船的一种。
鼓子词[ gǔ zǐ cí ]
宋 代一种说唱文学,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并夹有说白,用以叙事写景。说唱以鼓合之,故称。现存鼓子词有 北宋 欧阳修 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赵令畤 咏《会真记》故事的《商调蝶恋花》。
鼓子花[ gǔ zǐ huā ]
1.草花名。即旋花。2.比喻容色不佳的妓女。
鼓子卯[ gǔ zǐ mǎo ]
船的模型名。
鼓子曲[ gǔ zǐ qǔ ]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河南 及 湖北 北部,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唱曲牌、有大牌子、小牌子、套曲、板头曲等四类。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八角鼓等。以前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围桌坐唱,后来才上舞台演唱。
鼓奏[ gǔ zòu ]
犹弹奏。
鼓足[ gǔ zú ]
指鼓架的四足。
鼓作[ gǔ zuò ]
1.形容声音如鼓声大作。2.鼓舞振作。
嘏辞[ gǔ cí ]
1.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仪礼·少牢馈食礼》“尸执以命祝”汉 郑玄 注:“命祝以嘏辞。”贾公彦 疏:“谓命祝使出嘏辞以嘏於主人。”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嘏辞》:“按嘏者,祝为尸致福於主人之辞,《记》所谓‘嘏以慈告’者是也,辞见《仪礼》。”2.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清 冯桂芬《明徵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辞》:“乙酉七月,先生七十寿,同社及诸弟子所为嘏辞於后,并徵诸文士赋诗纪其事。”舒群《少年chén女》:“我忽然想起儿时的记忆,所谓‘一元复始’和‘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嘏辞’之类横批和对联。”
榖皮[ gǔ pí ]
榖树的皮。其纤维坚韧,可作造纸原料。古时或以其纤维织布。
榖皮巾[ gǔ pí jīn ]
用榖皮纤维所制的头巾。
榖皮纸[ gǔ pí zhǐ ]
用榖皮所制的纸。
榖桑[ gǔ sāng ]
榖的别名。又名楮树。
榖实[ gǔ shí ]
榖树的果实。可以入药。
榖纸[ gǔ zhǐ ]
榖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