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麤猥[ cū wěi ]
粗鄙。
麤璺[ cū wèn ]
粗糙而有裂痕。
麤屋[ cū wū ]
简陋的房子。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虽建三间麤屋,经时未毕,入此年十月便密自成办。”
麤武[ cū wǔ ]
粗率动武。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开禧二年)》之一:“今或谓虏已衰弱,虏有天变,虏有外患,怵轻勇试进之计,用麤武直上之策,姑开先衅,不惧后艰。”
麤物[ cū wù ]
亦作“麄物”。粗陋的物品。
麤相[ cū xiāng ]
佛教语。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称“麤相”。
麤屑[ cū xiè ]
亦作“麄屑”。粗大的屑粒。
麤行[ cū xíng ]
远行。
麤形[ cū xíng ]
谓不清晰的物形,仅具轮廓。
麤雄[ cū xióng ]
粗犷雄健。
麤紃[ cū xún ]
粗糙的麻绳。
麤言[ cū yán ]
粗恶的话;粗俗的话。
麤衣[ cū yī ]
亦作“麄衣”。粗布衣服。
麤易[ cū yì ]
亦作“麄易”。粗鲁轻率。
麤硬[ cū yìng ]
1.亦作“麄硬”。粗大而又不灵便。2.粗糙僵硬。
麤用[ cū yòng ]
指武将被任用。
麤奘[ cū zàng ]
又粗又大。
麤饘[ cū zhān ]
粗米稠粥。
麤知[ cū zhī ]
略知。清 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梢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丹府[ dān fǔ ]
1.赤诚的心。2.即丹田。
丹矸[ dān gān ]
朱砂。
丹哥[ dān gē ]
亦作“丹歌”。鹤的别称。
丹歌[ dān gē ]
见“丹哥”。
丹阁[ dān gé ]
1.宫殿中的楼阁。2.指中书省官署。
丹汞[ dān gǒng ]
朱汞,指炼丹者从朱砂中提炼出来的丹药。
丹毫[ dān háo ]
1.朱笔。五代 谭用之《送丁道士归南中》诗:“服药几年期碧落,验符何处呪丹毫。”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二:“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瀼。”2.泛指笔。清 松琴《女学生入学歌》:“脂匳粉盒次第抛,伏案抽丹毫。”
丹鸿[ dān hóng ]
蝨的别名。
丹黄甲乙[ dān huáng jiǎ yǐ ]
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丹麾[ dān huī ]
红旗。 南朝 梁 萧统 《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谷虚流凤管,野緑映丹麾。”
丹火[ dān huǒ ]
1.赤色的火焰。2.炼丹之火。
丹货[ dān huò ]
丹砂之属。
丹艧[ dān huò ]
同“丹雘”。宋 陆游《思故山赋》:“歷市聚之鸡犬,望塔庙之丹艧。”《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七年》:“从至 翠寒堂,栋宇不加丹艧。”《花月痕》第五回:“黄芦匝地,悲风吹《蒿里》之音;丹艧孔涂,落日下桂旗之影。”
丹鸡[ dān jī ]
1.亦作“丹鶏”。2.借指誓约。
丹基[ dān jī ]
1.内丹家以水火坎离为修炼之根本。心属火为离,肾属水为坎。因称心、肾为丹基。2.指赤诚之心。
丹颊[ dān jiá ]
发红的脸颊。
丹槛[ dān kǎn ]
赤色的栏杆。
丹槛折[ dān kǎn shé ]
《汉书·朱云传》:“上(汉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用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实。
丹椒[ dān jiāo ]
即花椒。木本,果实红色,因称。
丹徼[ dān jiǎo ]
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丹峤[ dān qiáo ]
1.赤色的山。2.指丹穴之山。
丹窖[ dān jiào ]
丹砂的矿床。
丹节[ dān jié ]
1.红色的符节。指显赫的权位。2.坚贞的操守。
丹禁[ dān jìn ]
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丹井[ dān jǐng ]
1.丹石之井。2.炼丹取水的井。
丹颈[ dān jǐng ]
1.斩首。2.红色的颈项。
丹臼[ dān jiù ]
捣丹药的舂臼。
丹居[ dān jū ]
古时宫殿多用红色涂饰,故用以称宫殿。
丹菊[ dān jú ]
赤色的菊花。
丹诀[ dān jué ]
炼丹术。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有人入 焦山 七年,老君 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唐 陆龟蒙《寄茅山何道士》诗:“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歧路灯》第七五回:“山主有所不知,大凡天地间,只有两等异授,一曰剑术,一曰丹诀。”
丹恳[ dān kěn ]
赤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