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伐檀[ fá tán ]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伐炭[ fá tàn ]
伐木烧炭。
伐棠[ fá táng ]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召伯 辅佐 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 召伯 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伐乌林[ fá wū lín ]
吴 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伐性[ fá xìng ]
危害身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宋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伐性之斧”。
伐性刀[ fá xìng dāo ]
见“伐性之斧”。
伐性之斧[ fá xìng zhī fǔ ]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伐异党同[ fá yì dǎng tóng ]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伐阅[ fá yuè ]
1.功绩和资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汉书·车千秋传》:“千秋 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閲功劳。”颜师古 注:“伐,积功也。閲,经歷也。”《陈书·傅縡传》:“朝臣以 华 素无伐閲,竞排詆之。”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名》:“且自古之名家,考伐閲,程爵位。”2.指记功簿册。《汉书·朱博传》:“檄到,齎伐閲诣府。”
伐枳[ fá zhǐ ]
《后汉书·岑彭传》:“﹝ 岑熙 ﹞迁 魏郡 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 伐之;我有蟊贼,岑君 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唐 张说《相州冬日早衙》:“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金石萃编·唐张允碑》:“聊遵置薤之言,俄喧伐枳之咏。”
伐智[ fá zhì ]
夸耀自己的才智。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伐罪吊人[ fá zuì diào rén ]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垡头[ fá tóu ]
垡子
垡子[ fá zi ]
翻耕出来或掘出的土块。也叫垡头。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那一~。
垡子地[ fá zǐ dì ]
方言。经翻耕的土地。
罚蔽[ fá bì ]
罚罪断狱。
罚不当罪[ fá bù dāng zuì ]
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罚布[ fá bù ]
古代集市犯令者罚纳的钱款。《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总布、罚布、廛布而入於泉。”郑玄 注:“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贾公彦 疏:“谓司市有教令,其人犯之,使出泉。”按,泉、布皆古时钱币名。唐 柳宗元《井铭》:“凡用罚布六千三百。”
罚抶[ fá chì ]
鞭刑。
罚筹[ fá chóu ]
罚酒计数的筹牌。
罚典[ fá diǎn ]
据以治罪的法典。
访鹤[ fǎng hè ]
谓拜访隐逸者。
访话[ fǎng huà ]
拜访交谈。唐 裴铏《传奇·元柳二公》:“尊师语夫人曰:‘与 安期生 间阔千年,不值南游,无因访话。’”
访绘[ fǎng huì ]
谓查考图籍。
访婚[ fǎng hūn ]
求婚。《晋书·礼志下》:“穆帝 升平 元年,将纳皇后 何氏 ……﹝纳采时﹞主人曰:‘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
访缉[ fǎng jī ]
访查缉捕。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锦衣卫镇抚司》:“至本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镇抚司拷问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 何心隐 ﹞假讲学为名,聚众扰害地方,种种不法,各省歷年访缉不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巡捕头虽然答应代他访缉,无奈一时那里就缉得着。”
访稽[ fǎng jī ]
fǎng jī,意为查访,考察。
访辑[ fǎng jí ]
访求收集。
访接[ fǎng jiē ]
访问和接待。
访旧[ fǎng jiù ]
访问故旧、故地:寻根~。
访举[ fǎng jǔ ]
古代学官。
访览[ fǎng lǎn ]
寻访、游览。
访乐[ fǎng lè ]
请教音乐知识。
访历[ fǎng lì ]
研求历数。
访猎[ fǎng liè ]
访求;寻求。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见今 汉武皇帝 即位,访猎贤士。”
访垄[ fǎng lǒng ]
指扫墓。
访论[ fǎng lùn ]
探讨各种论说。
访落[ fǎng luò ]
1.《诗·周颂·访落序》:“《访落》,嗣王谋於庙也。”毛 传:“访,谋。落,始。”郑玄 笺:“成王 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於庙中与羣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后因以“访落”谓嗣君与群臣谋商国事。宋 晁补之《代范祖禹等实录开院谢赐物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恭默当乎思道,爱敬隆於事亲,迹 熙寧 访落之勤,迄 元丰 顾命之重,宪章咸在,譔述宜加。”宋 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朕访落伊始,首下詔求讜言,盖与諫鼓谤木同意。”2.谓访求失落之物。清 侯方域《新迁颜鲁公碑记》:“而际世不辰,灵蹟多淹。当 萧丞 访落,昭陵 升遐,方且弓剑陪玉匣之年,风雨护金壙之日,盖大宝於兹秘矣。”
访觅[ fǎng mì ]
访寻;寻找。
访谋[ fǎng móu ]
谋议。《周礼·春官·保章氏》“访序事”唐 贾公彦 疏:“云访序事者,谓事未至者,预告王访谋今年天时占相所宜,次叙其事,使不失所也。”
访募[ fǎng mù ]
访求征募。
访牌[ fǎng pái ]
旧时官府发出的粘贴有缉捕罪犯的公文的牌子。用作缉捕的凭证。《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刑房拿出款单来,这单就黏在访牌上。那访牌上写道:访得 潘自业(即 潘三)本市井姦棍……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为此,牌仰该县,即将本犯拿获,严审究报,以便按律治罪。”《九尾龟》第五十回:“当下不露风声,密密的下了一个密札,给那马路工程局的委员 李兰生,札内还附了一个访牌,话头説得十分厉害。”
访贫问苦[ fǎng pín wèn kǔ ]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访亲[ fǎng qīn ]
看望亲戚。
访亲问友[ fǎng qīn wèn yǒu ]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访善[ fǎng shàn ]
向贤智者咨询。
访胜[ fǎng shèng ]
探访胜地美景。
访实[ fǎng shí ]
经查访得到实情。
访世[ fǎng shì ]
谓隐居的人出仕。